一、字:傅—附,涂→途,距—拒,反→返,插—锸,溢—镒,无—毋,文→纹,畔—叛,适—敌。
二、虚词:1、已而保莒城:后来不久。2、以轊折车败,为燕所虏:“以”由于。“为”被。(介)3、唯田单宗人以铁笼故得脱:由于的缘故。4、城中相与推田单:共同。5、城之不拔者二耳:用在主谓间,取独用法,(连)。6、唯恐他将之来:“他”,其他的,(代)。“之”,取独。(连)7、卒至河上:终于(副)。8、田单知士卒之可用:取独用法(连)。
三、实词:1、习兵:熟悉兵法。2、城坏,齐人走:城墙倒塌。3、与乐毅有隙:裂痕。4、宣言曰:扬言。5、每出约束:命令。6、入临淄而听政:处理政事。7、适不及距:敌人来不及抵挡。
四、词类活用:1、燕既尽降齐城:使动,使……投降。2、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南”,名→状,向南。“南面”即坐北朝南,指代称王。“王”,名→动,当王。3、引还,东向坐,师事之:“东”,名→状,向东。“师”,名→状,象对待老师一样对待。4、因师之:名→意动,以…为师。5、可为寒心:形→使动:使…寒。7、追亡逐北:动→名,“亡”,指逃跑。“北”指败逃。现活用为败逃的人。
五、句:其田单之谓邪:(代词复指宾语前置)
六、常用词:
1、习:(1)本义:鸟类反复地试飞。(2)反复练习、钻研—A熟习,通晓。如本课“习兵”—常常、经常(副)B习惯—习惯于(动)
2、乡:古文字形是两人相对共食的情状。(1)本义:用酒食款待别人,是“饗”的古字。(2)引申义:面对着、朝着,读xiang.此义又写作“嚮”如本课:“东向坐”。——方向,名词。此义又写作“向”—趋向、向往。(3)作时间名词,指先前、过去。(4)古代基层行政区域名称,读xiang—乡村、家乡。
3、邑:(1)古义:国,又指国都。(2)引申义: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域,指无宗庙的城市及周围地域。如“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一般城镇,如本课“所过城邑,皆畔燕而归”—封邑,分封给人以一定地方—县(3)通“悒”,愁闷不安。
4、封:(1)本义:给树木培土(2)引申义:把土堆积起来筑坟—A古代帝王在泰山堆土筑坛祭天的活动也叫封。——厚——大。B边界。如“四封”——帝王划出一块土地赐给臣子。如“襄王封田单,号曰平安君”C封闭,如“封府库而待将军。”
5、即:会意字,像人就食之形。(1)本义:接近、靠近、走向,如“固即死也”。特指就君位。(2)引申义:—就在某时某处—立刻、马上—就、便—即是、就是。如“梁父即楚将项燕”(动)——表示假设的连词。即和就是同义词,但“即”的反义词是“离”,而“就”的反义词是“去”。
二、虚词:1、已而保莒城:后来不久。2、以轊折车败,为燕所虏:“以”由于。“为”被。(介)3、唯田单宗人以铁笼故得脱:由于的缘故。4、城中相与推田单:共同。5、城之不拔者二耳:用在主谓间,取独用法,(连)。6、唯恐他将之来:“他”,其他的,(代)。“之”,取独。(连)7、卒至河上:终于(副)。8、田单知士卒之可用:取独用法(连)。
三、实词:1、习兵:熟悉兵法。2、城坏,齐人走:城墙倒塌。3、与乐毅有隙:裂痕。4、宣言曰:扬言。5、每出约束:命令。6、入临淄而听政:处理政事。7、适不及距:敌人来不及抵挡。
四、词类活用:1、燕既尽降齐城:使动,使……投降。2、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南”,名→状,向南。“南面”即坐北朝南,指代称王。“王”,名→动,当王。3、引还,东向坐,师事之:“东”,名→状,向东。“师”,名→状,象对待老师一样对待。4、因师之:名→意动,以…为师。5、可为寒心:形→使动:使…寒。7、追亡逐北:动→名,“亡”,指逃跑。“北”指败逃。现活用为败逃的人。
五、句:其田单之谓邪:(代词复指宾语前置)
六、常用词:
1、习:(1)本义:鸟类反复地试飞。(2)反复练习、钻研—A熟习,通晓。如本课“习兵”—常常、经常(副)B习惯—习惯于(动)
2、乡:古文字形是两人相对共食的情状。(1)本义:用酒食款待别人,是“饗”的古字。(2)引申义:面对着、朝着,读xiang.此义又写作“嚮”如本课:“东向坐”。——方向,名词。此义又写作“向”—趋向、向往。(3)作时间名词,指先前、过去。(4)古代基层行政区域名称,读xiang—乡村、家乡。
3、邑:(1)古义:国,又指国都。(2)引申义: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域,指无宗庙的城市及周围地域。如“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一般城镇,如本课“所过城邑,皆畔燕而归”—封邑,分封给人以一定地方—县(3)通“悒”,愁闷不安。
4、封:(1)本义:给树木培土(2)引申义:把土堆积起来筑坟—A古代帝王在泰山堆土筑坛祭天的活动也叫封。——厚——大。B边界。如“四封”——帝王划出一块土地赐给臣子。如“襄王封田单,号曰平安君”C封闭,如“封府库而待将军。”
5、即:会意字,像人就食之形。(1)本义:接近、靠近、走向,如“固即死也”。特指就君位。(2)引申义:—就在某时某处—立刻、马上—就、便—即是、就是。如“梁父即楚将项燕”(动)——表示假设的连词。即和就是同义词,但“即”的反义词是“离”,而“就”的反义词是“去”。
更多推荐
田单列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