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捏 niǔ nie:走路时身体故意扭动。形容言语举止不大方、不爽快。
  蒲扇 pú shàn:用蒲葵叶或香蒲叶做成的扇子。
  乾坤 qián kūn :天地;男女 ;象征天地、阴阳等。
  按图索骥 àn tú suǒ jì:按照画像去寻求好马。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
  煽情 shān qíng:煽动人的感情或情绪。
  推卸 tuī xiè:推脱责任,不肯承担。
  眼花缭乱 yǎn huā liáo luàn: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电饭煲 diàn fàn bāo:“保温式自动电饭锅”的俗称。利用电热烹饪食品(主要是米饭)的电热炊具。
  瓜葛 guā gé:瓜和葛都是蔓生的植物,能缠绕或攀附在别的物体上,比喻辗转相连的社会关系,也泛指两件事情互相牵连的关系。
  昙花一现 tán huā yī xiàn:优昙钵花,开放时间很短。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
  次生林 cì shēnɡ lín: 植物群落从次生裸地发生,通过一系列次生演替阶段所形成的森林。
  干涸 gān hé:(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
  稚嫩 zhì nèn:柔嫩;幼稚不成熟。
  紫檀 zǐ tán:常绿乔木,木材坚实,紫红色,可做贵重家具﹑乐器或美术品。
  怨天尤人 yuàn tiān yóu rén: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报怨天,责怪别人。
  搭档 dā dàng:协作,合伙。
  手榴弹 shǒu liú dàn:用手投掷的小型炸弹。因早期的手榴弹外形似石榴而得名。
  漕运 cáo yùn:中国历代对地方政府将所征粮食运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的水路运输(有时包括部分陆路运输)的称呼。始于秦始皇。辛亥革命后,漕运的粮食都改征货币,漕运废除。
  颤颤巍巍 chàn chàn wēi wēi :震颤而动作不准确的样子。
  硌牙 gè yá:牙齿被硬物垫磨、损伤。
  日珥 rì ěr:出现在太阳边缘外面的火焰状气体。分宁静日珥、活动日珥、爆发日珥、环状日珥等。
  擀面杖 gǎn miàn zhànɡ:擀面用的木棍儿。
  撂挑子 liào tiāo zi:放下挑子。比喻丢下应担负的工作,甩手不干。
  鸢尾花 yuān wěi huā:是鸢尾属植物,是对一族草本开花植物的统称。
  硒鼓 xī gǔ:感光鼓,一般由铝制成的基本基材,以及基材上涂上的感光材料所组成。
  灯芯绒 dēng xīn róng:割纬起绒、表面形成纵向绒条的棉织物。因绒条象一条条灯草芯,所以称为灯芯绒。
  虹吸 hóng xī:是一种流体力学现象,可以不借助泵而抽吸液体。处于较高位置的液体充满一根倒U形的管状结构(称为虹吸管)之后,开口于更低的位置。
  磨刀霍霍 mó dāo huò huò:原意用力、快速地磨刀,发出霍霍声响。常用来形容为做好某一件事而提前做充分的准备、跃跃欲试的样子。也形容敌人在行动前频繁活动。
  荨麻疹 xún má zhěn: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系多种不同原因所致的一种皮肤粘膜血管反应性疾病。表现为时隐时现的、边缘清楚的、红色或白色的瘙痒性风团,中医称“瘾疹”,俗称“风疹块”。
  猕猴 mí hóu:哺乳纲,狭鼻组猴科。毛色大体为棕黄色。颜面和两耳裸露,幼时近白色,成年后肉色。臀部有红色臀胝。四肢几乎等长。以野果、野菜为食。有颊囊,可贮食。群栖山林,行动敏捷,善攀缘跳跃,也能泅水。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和重要实验动物。
  万马齐喑 wàn mǎ qí yīn: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旧时形容人民不敢讲话。现也比喻沉闷的政治局面。
  虱子 shī zi:哺乳动物的体外寄生虫。浅黄色或灰黑色﹐有短毛﹐头小﹐无翅﹐腹部大﹐刺吸式口器。常寄生在人畜身体上﹐吸食血液。寄生在人体上的有头虱﹑体虱﹑阴虱等﹐能传染斑疹伤寒和回归热等疾病。
  矢量 shǐ liàng: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可用带有方向的线段来表示,线段的长度表示向量的大小,也称“向量的模”。
  辎重 zī zhònɡ: 箱包行李,因载于辎车,后代指装载于车运输的军用物资。
  美轮美奂 měi lún měi huàn: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梭镖 suō biāo:古代社会战士使用的一种冲刺式兵器。
  气宇轩昂 qì yǔ xuān áng:精神饱满;气度不凡的样子。形容精神饱满;气概不凡。
  嘎嘣脆 gā bēng cuì:形容词吃硬脆的东西,口腔发出的声音,后来也形容东西好吃,或办事儿利索。
  皂荚 zào jiá:落叶乔木﹐枝干上有刺﹐开淡黄色花﹐结荚果。荚果富胰皂质﹐可去污垢。荚果﹑树皮和刺均可入药﹐有祛痰功能。也称皂角。
  掣肘 chè zhǒu:拉着胳膊。比喻有人从旁牵制,工作受干扰。
  煊赫 xuān hè:形容气势或名声很大。
  捋虎须 luō hǔ xū:顺着长条形东西抚摸。比喻触犯有权势的人或冒着很大的风险。比喻冒犯厉害的人。
  黄疸 huáng dǎn:病人的皮肤、黏膜和眼球的巩膜发黄的症状,由血液中胆红素增高而引起。某些肝炎有这种症状。通称黄病。
  璞玉 pú yù:包在石中而尚未雕琢之玉。比喻尚未为人所知的贤才。
  豢养 huàn yǎng:喂养(牲畜)。比喻收买并利用。
  炭疽杆菌 tàn jū gǎn jūn:属于需氧芽胞杆菌属,能引起羊、牛、马等动物及人类的炭疽玻炭疽杆菌曾被帝国主义作为致死战剂之一。
  鬃毛 zōng máo:指马、猪颈上的硬长毛。
  紧箍咒 jǐn gū zhòu:小说《西游记》中唐僧用来制服孙悟空的咒语,能使孙悟空头上的金箍紧缩,头痛欲裂。后用来比喻束缚人的东西。
  镍币 niè bì:一种含镍的金属货币。多为辅币。
  坩埚 gān guō:用极耐火的材料(如粘土、石墨、瓷土或较难熔化的金属)所制的器皿或熔化罐。
  犁铧 lí huá:安装在犁的下端,用来翻土的铁器,略呈三角形。
  龋齿 qǔ chǐ:俗称“虫牙”、“蛀牙”,是人类发病率极高的疾病。
  整饬 zhěng chì:整顿使有条理 整饬纪律。
  绥靖 suí jìng:安抚;使安定;用姑息、牺牲的办法以求平定。
  朝觐 cháo jìn:臣下拜见君王:可在朝觐时禀奏。
  诡谲 guǐ jué:奇异多变。
  茱萸 zhūyú:落叶小乔木,开小黄花,果实椭圆形,红色,味酸,可入药 。
  尺蠖 chǐ huò:鳞翅目尺蛾科昆虫幼虫的统称。爬行时身体一屈一伸,像用手量长短,故名。身体屈起时如桥,故又称“造桥虫”。成虫身体细瘦,翅大而薄,称为“尺蛾”。
  陶埙 táo xūn:气鸣乐器。古代主要为诱捕猎物所用,是我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陶埙在八音中是属土音。
  赳赳武夫 jiū jiū wǔ fū:勇武矫健的军人。后多含贬义,意指虽身强体壮,却头脑简单的军士。
  丙烷 bǐnɡ wán:通常为气态,但一般经过压缩成液态后运输。原油或天然气处理后,可以从成品油中得到丙烷。丙烷通常用来作为发动机、烧烤食品及家用取暖系统的燃料。
  襄樊 xiāng fán:原名襄樊,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素有铁打的襄阳、华夏第一城池、兵家必争之地的称号。
  糗事 qiǔ shì:令人尴尬,无可奈何,避之唯恐不及的事情。
  妆奁 zhuāng lián:梳妆用的镜匣:暂设妆奁,还抽镜屉。借指嫁妆。
  箭镞 jiàn zú:通称矢锋,箭头上的金属尖物。
  眄视 miàn shì:斜着眼看。
  觊觎 jì yú:希望得到(不应该得到的东西)。
  僭越 jiàn yuè:超越本分,冒用在上者的名号。
  呦呦鹿鸣 yōu yōu lù míng:鹿鸣声。
  醍醐灌顶 tí hú ɡuàn dǐng: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
  蛏子 chēnɡ zi:属软体动物,系瓣鳃纲,真瓣鳃且、竹蛏科,贝壳脆而薄呈长扁方型,自壳顶到腹缘,有一道斜行的凹沟,故名缢蛏。
  束脩 shù xiū:送给教师的报酬。
  郓城 yùn chéng:郓城是水浒故事的发祥地,素有“梁山一百单八将,七十二名在郓城”之说。
  踆乌 cūn wū:古代传说中太阳里的三足乌。

更多推荐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考题详解(第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