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处征心、八还辨见,楞严经里,阿难说了七次心在哪里:一、心在身内;二、心在身外;三、心潜在根里;四、心在内外明暗之间;五、心在随所合处;六、心在根尘之中;七、心在无所著处。

佛法的精髓是“缘起性空”,所有的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有生必有灭,人身体也是物质当然会死亡。然在生灭中还有一个不生灭的东西——佛性。佛陀在楞严经中用三岁到六十岁身体逐渐衰老而“见性”不变,来说明有个不生灭的“佛性”。

其实佛陀问的是真心即佛性在哪,世间里都是分别污染的,哪里会有清净的佛性?所以阿难找不到。

接着佛陀又引导阿难用世间万物缘起和合的解析方法,既然我们是用眼睛看东西,把明暗,通塞,空有,净染八个组成的部分一个一个丢掉,还有一个丢不掉的见性(六分之一佛性),就是我们的真心。

扩展资料:

楞严经里说只有佛性是清净无污染的,它既属于这世间又不属于这世间,说它不属于这世间,是因为它是绝对的,永恒不生灭不来去不动摇的,它是属于彼岸出世间的;说它属于这世间,是因为万法都是因它而有,佛性能生万法但又不是万法,它很客观的绝不干涉万法。

父母的淫欲时,佛性亦入,受精卵成型有了心跳生命,来到世间本身就是进入五浊乱世,从此烦恼不断生死不离。

可以这么说明,佛性是出世间彼岸绝对的绝对(不二),属于涅盘(寂静)清净(不污染)平等(不分别)常恒(不生灭)的佛土;世间此岸则是对立、动态、分别、烦恼、生灭的娑婆世界,此岸相对眼、耳、鼻、舌、身、意有明暗、动静、恬变、通塞、合离、生灭的分别而污染,所以世间法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没有一个绝对的存在。

所谓的“空”也是相对于有的空,没有一个绝对的“真实空”“毕竟空”存在。而佛法追求的却是这个涅盘毕竟空,这是佛法难懂的原因之一。

更多推荐

楞严经七处征心,佛说心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