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要将要结婚还是结婚后,双方的父母都是要经常见面的,如何称呼对方成为了许多父母的难题。直接叫对方“亲家”是个很好的选择,不过有些直接,不叫亲家一时想不出更好的称呼。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亲家称呼大全吧!新人们看到此篇文章可以分享给自己的父母,老一辈的看到可以做个笔记哦!方便日后和亲家交流可以使用。

一、亲家称呼大全

1.直呼“亲家,亲家公,亲家母”;

2.在儿女领取结婚证前,男性家长相互作同志式的称呼,比如“老张,老李”,女性家长随子女互相称某某阿姨。

3.相互间作同志式的称呼,比如“老张,老李”什么的。

4.像幼儿园老师称呼小朋友的家长那样,某某爸爸,某某妈妈,这个某某当然是孩子对象或配偶的名字……只是名字,不是姓名。

5.男性家长之间做同志式的称呼,女性家长之间直呼对方名字。只是名字,不是姓名。

当然,这几种称呼,在第三代出生之后,都可以变为借孙辈对祖辈的称呼称对方“某某爷爷,某某奶奶”、“某某外婆,某某外公”……这个某某是孙辈的名字或小名,或者,直接就像孙辈那样“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地称呼对方……这通常是大家聚在一起的时候。

二、双方父母第一次见面送的礼物

1.最传统礼:烟酒火腿油鱼糖,火腿历来是送礼赠客的佳品,尤其在中国传统的聘礼中。

2.最小资礼:上等的茶或者咖啡。有些有小资情结的父母,喜好喝喝咖啡、品品茶的,那么选择一些上等的茶或者咖啡馈赠,是最恰当不过了。

3.最实惠礼:超市便利卡。生怕自己送的礼物对方不喜欢,可以附赠超市便利卡,既实惠,又不像金钱来的那么直接。

4.最贴心礼:保暖毛衫。深冬初春歌谣注意保暖,送长辈一件羊毛衫,或羊毛围巾,让他们时刻感受自己的贴心呵护也是不错的选择。

三、双方父母初次见面注意事项

1.见面时间:双方父母的见面时间要提前商定,最好是所有家庭成员都在的情况下举行。

2.见面场所:可以选择在一方家里(一般会选择女方家里),安静说话就行。双方要结成亲家了,在家里说话更轻松。以参观家里、以日常生活为话题,调节气氛熟络起来。

3.餐饮酒店:可以一边用餐、一边聊天。选择餐厅要提前预定独立包间,安静、环境好、菜式精美。菜品提前订好,不要现场点菜浪费时间也非常尴尬。菜品以老人口味为主。

4.见面礼仪:穿着打扮很重要,要庄重的正装、合适的首饰。双方父母见面时一般由子女向双方父母引荐介绍,需握手、脱帽点头致意、彼此问候。好的开头,会有好的基础。

5.言谈举指:虽然父母见面,主角依然是子女。子女无论是调节气氛还是用餐中、上洗手间,都需要时时照顾到,避免出现意外或造成尴尬。

6.用餐讲究:双方因为子女而聚,并不是以吃饭为主,要注意用餐礼仪,细嚼慢咽,更不能用自己的筷子为对方夹菜。以高级饭店的会自动旋转的圆桌为主。

7.见面礼物:经济条件不错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珠宝细软等作为礼品,或是茶叶、红酒、化妆品等,就已经足够了。礼金都是给孩子的,所以给彼此的礼物不必太贵重。

更多推荐

亲家称呼大全 亲家应该怎么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