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朱允炆为什么不杀朱棣的原因

众所周知,靖难之役是明初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这次事件彻底改变了朱允炆和朱棣这对叔侄的命运,朱允炆下落不明,失去皇帝宝座,而朱棣却登上了原本属于侄子的皇位,并且成为明朝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那么人们不禁好奇,为什么朱允炆不先下手为强,杀了朱棣呢,这其中有三个原因。

朱棣

一是不想杀。朱允炆其实根本不想杀了朱棣,朱允炆从小生长在皇宫中,接受严格的儒家教育,没有经历过战场厮杀,性格温和宽厚,懦弱仁慈。他最看重儒家的仁义道德,这导致他不会做出诛杀叔叔朱棣这样手足相残的事情。而朱允炆削藩原本也是为了缓和朱元璋滥杀功臣而导致的民怨沸腾。

二是不敢杀。虽然朱允炆削藩的矛头就是针对燕王朱棣这个实力最为雄厚的藩王,但是由于朱允炆上台不久,根基不稳,又缺乏经验,操之过急,显然朱棣的实力远远超过朱允炆,朱允炆也没有朱棣那样的胆识谋略,所以朱允炆也不敢杀朱棣,这样的局面导致朱棣的势力越来越大,以致发动靖难之役。

三是不能杀。虽然朱允炆削藩的意图显而易见,但是他却不能杀朱棣,因为朱棣当时驻守北平,而北元势力对明朝北部边境威胁很大,因此朱棣担负着抵御外族侵略,保卫京师的重任。一旦下令杀死朱棣,必定给北元以可乘之机,而朱棣的实力又最为雄厚,所以朱允炆不能轻易杀死朱棣。

朱允炆的结局是什么

建文帝朱允炆的结局一直是历史上最大的谜案,几百年来,很多史学家和探秘者都试图用自己的方法解开这个谜题,不过直到现在这个问题还没有在史学界形成一个大家都能满意的结论,争论者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以致成为史学界的一桩公案。

朱允炆

关于朱允炆的结局结局目前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与他的皇后一起被烧死在皇宫中。当时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攻入皇宫,宫中燃气熊熊大火,烧死了无数宫女宦官,连皇后都不能幸免,因此很多人相信建文帝朱允炆也不能例外。但是由于尸体被烧焦,无法辨认,再加上与建文帝亲近的太监指认被烧焦的尸体中没有建文帝朱允炆,而他究竟有没有葬身火海,当时人便议论纷纷,一时谣言四起。

第二种说法是朱允炆没有死,而是在亲信的护卫下逃过一劫,流落到东南亚一带了。这种说法的主要依据是朱棣登上皇位后,不惜耗费国力几次派郑和下西洋就是为了寻找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因为朱棣这个皇位名不正言不顺,再加上当时有很多同情朱允炆的人,于是朱棣怕这些人一旦找到朱允炆便会揭竿而起,威胁自己,因此要抢先找到他。

三是有人说朱允炆是从皇宫密道逃出出家当和尚了,因为当时有很多和尚自称是建文帝,弄得朱棣寝食难安,而且出家为僧,躲藏起来,的确是逃避灾祸的手段之一。

建文帝朱允炆后代简介

如今有个关于建文帝后代的说法,说是让姓人也许是建文帝的后人。靖难之变后,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踪,明成祖朱棣派人四处查找建文帝的下落,然而一无所获。建文帝是自焚身亡还是流亡到异地出家为僧,这些都有待考证。

建文帝画像

关于建文帝后代的问题,据金陵晚报的报道,日前八十多岁高龄的让庆光老人带着一本家谱告诉记者,称建文帝当时并没有死于火场,而是逃出南京之后,假扮僧侣,改姓名为让銮。并且世代繁衍,而让庆光自己就是建文帝的十五代孙。让銮在游历大川山水之时,题词作画,意图向世人证明自己是建文帝,死后便葬于武昌洪山。而这些事迹在《让氏家谱》中有所记载。

那为什么建文帝要改姓为让呢?让庆光解释说,建文帝自己认为他把皇位让位于朱棣,所以改姓为让。为了能够让世人相信自己是建文帝后代,让庆光举例说自己在武昌出生,建文帝的墓葬就在宝通寺旁,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动荡,这座墓已经寻觅不到了。让庆光的舅舅曾经作了一篇文章名为《明惠帝出亡考证》,力证让氏一族是建文帝后代,但是这并没有引起考古学界的充分关注。后来,记者还了解到,贵州黄果树大瀑布附近的神秘石碑上的字也证实建文帝可能死于那场大火之中。但是让氏始终坚信自己是建文帝后代,《让氏家谱》中说建文帝生前书法颇佳,在武昌留有一副对联。由此可知,只要能够找到那副对联,就有助于解开这个谜团。

朱允炆之子的下场如何?

朱允炆是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历史上他是一位极其可悲的人物,在位四年三年战乱,空有一身抱负但在现实下却难以施展,他希望施行仁政,但颁布的改革举措却令国家陷入混乱,信奉儒学但却缺乏军事才能,最终只能眼睁睁看着靖难之役的发生,看着灾难的降临。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攻破南京,建文帝朱允炆生死不明。那么朱允炆是否有子嗣,朱允炆之子的下场又是怎样的?

建文帝朱允炆剧照

翻阅历史记录,可以得知建文帝朱允炆一生是有两个儿子的,大儿子叫做朱文奎,小儿子叫做朱文圭。

大儿子朱文奎出生于1396年,是建文帝朱允炆和皇后马氏的嫡长子,建文帝登基后便立即将其册封为皇太子,是朱允炆法定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对于嫡长子,建文帝是十分疼爱的,但后期爆发了靖难之役,在这场灾难之中年仅6岁的朱文奎最终与父亲一同下落不明,也有一说朱文奎其实是死于那场大火。若干年后,朱文奎先后被追封为恭愍太子、和简太子。

小儿子朱文圭出生于1401年,同样也是出自皇后马氏。朱文奎虽然并没有死于靖难之役,但他的生活却过得异常艰难,长期被永乐帝朱棣囚禁在凤阳,直至明英宗夺门之变复辟后,才将朱文圭释放,但长期与世隔绝的生活令朱文圭早已失去了基本的生存能力,被释放后不久朱文圭便去世,享年五十六岁,而后被追封为润王,谥号为“怀”。

建文帝朱允炆在位多少年

建文帝是大明王朝的第二位皇帝,他的身份极其特殊,正是因为身份的特殊性,使得建文帝的帝位坐的并不稳当,登基后的建文帝不久便被改下了皇帝之位,那么建文帝在位多少年?建文帝在位期间曾经有何建树?建文帝为何不能继续在位呢?他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而离开皇位的呢?

建文帝图像

建文帝朱允炆继位时间为公元1398年6月,离开皇位时间是公元1402年7月。为何用离开皇位而非退位或者薨逝呢?这与建文帝的亲身经历息息相关。

建文帝作为第二位皇帝,他一改明太祖的严酷的理政治战略,在国家政治上施行仁政,以儒家思想为治政的主导思想,废除了明太祖颁布的过于严酷的刑罚七十有三条,并且减免了地方的税赋,让百姓们得以休养生息。但也是过于推崇儒家思想,建文帝在国家治理之上反而显得有些停滞不前,犹豫不决。

正是建文帝的软弱,导致了他的悲剧下场。建文帝成为明朝第一位被藩王赶下台的君王,堂堂的国军之力量居然无法抵抗住小小地方藩王的散兵游勇。一场大火后,建文帝生死未明,永乐帝朱棣登基居然不承认建文帝的存在,对外宣告是从明太祖处接任的皇位。

这也是为什么不能用薨逝或者退位形容建文帝,而只能用离开皇位来形容建文帝的原因。

建文帝的电视剧有哪些?

现代社会,在各大导演拍遍了现代爱情剧之后,纷纷将眼光聚焦至古代题材,有的希望能够还原历史,令观众们在电视中读懂历史,有的希望能够通过戏说的方式,讲述一个极有意思的故事。于是各大朝代的有名君主纷纷被搬上大荧幕,看的观众眼花缭乱,这时又有一些聪明的导演发现,杰出君主题材太过雷同,新意不够难以吸引观众,在这种思维下,有关于建文帝的电视剧也就纷纷开拍,那么有关于建文帝的电视剧都有哪些,每部电视剧都讲述了什么故事,哪部电视剧最为有名呢?

建文帝朱允炆剧照

自1998年以来,建文帝题材的电视剧被搬上大荧幕,直至如今,有关于建文帝的电视剧共拍摄了十来部,但是很多电视剧中对于朱允炆的描写基本上是一带而过,比如《朱元璋》、《皇朝太医》、《名扬花鼓》等,真正完全以朱允炆为主角的电视剧数量屈指可数,其中《穿越时空的爱恋》、《大明天子》、《帝王之旅》这三部是较为有名的。

在这三部电视剧中,每部的风格又不尽相同,《穿越时空的爱恋》纯属戏说,是一部穿越题材的电视剧,女主穿越的背景正好是明朝初期,爱上的男主正好是朱允炆。《大明天子》这部电视剧集历史与戏说于一体,其中新增了许多虚幻的人物。相比而言,《帝王之旅》则显得更为正统、更贴近历史一些,属于一部正史剧。

俗话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对于以上三部电视剧每个人的喜好都不尽相同,但单论知名度而言,《超越时空的爱恋》可能更胜一筹。

更多推荐

探究朱允炆为什么不杀朱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