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干涉还辽中的三国指的是: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三国干涉还辽,发生于甲午战争后。清朝政府与日本明治政府在1895年4月17日签署《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予日本。 六日后,俄罗斯、德国与法国以提供“友善劝告”为借口,迫使日本把辽东还给中国。
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订的当天,俄国首先发难。俄国外交大臣罗拔诺夫对德、法两国驻俄公使说:“俄国政府决定,立即以友谊方式,直接向日本政府提出不要永久占领中国本土的请求。我们的计划是,如果日本不接受此项友谊的忠告,俄国正考虑三国对日本在海上采取共同军事行动——切断日军在中国大陆与本国间的一切交通。”
同一天,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下令,将一艘装甲舰、一艘巡洋舰开赴远东。同时德国外交大臣马沙尔同其驻日公使哥特斯米德发出电训:“现在日本的和平条约(指《马关条约》)损害了欧洲和德国的利益,尽管后者的范围尚小,我们不得不抗争。日本必须让步,因为对三国斗争是没有希望的。”
法国驻华公使蒙得培罗通知俄国外交大臣罗拔诺夫,法国决定参加俄国的计划。这样,三国联盟正式成立。当时英国没有参加联盟,因为英国政府认为《马关条约》对英国有利,中国进一步开放将给国际贸易带来好处,而且日本胜利将会阻止俄国势力南下。
1895年4月23日,三国政府向日本政府发出以下通知:
“今日本国割占辽东,既有危害中国之首都(北京)之虞,也让朝鲜国之独立有名无实,有碍维持远东之和平,故今劝谕贵国确认放弃占领辽东半岛。”三国要求日本归还辽东予中国,并限定在十五日之内答复;三国甚至准备派出海军舰队前往东北。
更多推荐
三国干涉还辽中的三国指的是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