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表述本文简介:“三类”目标当前对教学目标的陈述方式主要要有三种: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行为目标(behavioralobjectives)是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的形成陈述的课程与教学目标,他指明课程与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身上发生的行为变化。行为目标是顶设的,用表示学生发展变化的行为加以表述,有较强的可

三维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表述本文内容:

“三类”目标

当前对教学目标的陈述方式主要要有三种: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

行为目标(behavioral

objectives)

是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的形成陈述的课程与教学目标,他指明课程与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身上发生的行为变化。行为目标是顶设的,用表示学生发展变化的行为加以表述,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教学中能够发挥导向、调控等作用。

生成性目标(involving

objectives)

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与教学目标。生成性目标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随机提出的,强调过程与结果的统一,能够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表现性目标(expressive

objectives)

是指每一个学生在与具体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表现性目标关注学生在完成某一学习任务时的首创性表现,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学中要实现这三类目标,教师需要具备教学目标的生成意识和关联意识,处理好顶设与生成的关系,力求三类目标的整合。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教学目标与行为目标、绩效目标是同义词,可以通用。绩效目标是对学生完成一部分教学后将能做出什么的详细描述。梅杰(Mager)认为教学目标是要他人知道你打算让生做到什么的词汇和图表的集合。教学目标描述的是预期结果,而不是达成结果的过程;教学目标应该是精细的和测量的,而不是宽泛的和模糊的。教学目标关注的是学生能做到什么),而不是教师(怎么做)。一个合格的教学目应具有四个组成部分:对象(Audience)、行为(Behavior)

件(Condition)、标准(Degree)。

1.教学目标的表述中应明教学对象。需要强调的是,此处的对象一定是学习者,而不是施教者。教学对象可以采用以下三种表述方式:

1)

程度副词+主语:如程度较好的学生、程度稍差的学生等;

2)

百分比+主语:如85%的学生、60%的学生等;

3)

表示范围的副词+主语:如全体学生、多数学生等。

案例:Module

5,unit

1: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the

cinema?

技能目标:多数学生经过操练后能比较流利地朗读本单元Activity

5中的对话;30%左右的学生能脱离书本表演。

2.行为是对学习者应能做什么的描述。编写行为时,教师可以问自己:学习者做出哪些行为时可以证明他们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描述行为的基本方法是使用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其中行为动词说明学习的类型,宾语则说明学习内容。需要强调的是,行为动词应根据教学目标的类型用恰当的、具有可观察特点的词语。常见陈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行为术语见下表:

目标

行为术语

知识

认读、说出、拼写、读准、认识了解、熟悉、理解和领悟、表达、掌握

技能

讲述、朗读、复述、背诵、描述、获取、写出、表演、演唱、交流

案例:Module

5,unit

1: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the

cinema?

知识目标:全体学生能正确认读、听懂理解一下单词:cinema,film,film

star,stadium,football

match,football

team

等;90%左右的学生能正确拼写这些单词。

3.由于期望学生做出那些行为总是在一定条件下完成的,所以教学目标应包括条件的表述。条件表示学习者完成规定行为时所处的情境,说明在评价学习者的学习结果时,应在哪种情况下评价。条件一般包括:环境因素、人的因素、设备因素、信息因素、实践因素、问题明确性的因素等。条件通常用一个介宾结构表示,如“在。。。。。。情况下,“根据。。。。。。”,“经过。。。。。。”等。

案例:Module

5,unit

1: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the

cinema?

技能目标:全体学生能根据教师提供的分层情景,两人或多人一组编出一段关于“邀请”的对话,并在全班展示交流。

4.标准是行为完成质量可接受的最低程度的测量依据。对行为标准做出具体描述,以使教学目标更具有可测性。标准一般从行为的速度、准确性和质量三方面来确定。比如,“全体学生能将关于食品的英文单词按蔬菜、水果、饮料、肉类等进行分类,至少90%分得正确”。

需要补充一点的是,在教学实践,教学目标的四个组成部分并不是一个不能少的。除了行为表述这一基本部分外,对象、条件和标准都是可选内容,时可以省略不写。

【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的目标需要用信息加工的认知语言和体现学科思想方法的语言,来描述抽象于具体学科知识的一般认知能力。规范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描述应包含三个要素:学习的知识内容、学习过程的方式、能力发展的内容。知识内容的描述方法是“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学习过程方式的描述方法是:“通过……”,能力发展内容的描述方法是:“发展……的能力”。例如,一个初中物理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获得密度概念的过程中,通过分析概括,掌握多变量分析的方法和了解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思想方法。”这个实例体现了三个要素的整体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则需要用道德认知和情感体验的语言来描述。规范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描述应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态度内容,即态度的认知成分;另一部分是情感体验,它与一定的态度活动联系在一起。例如,一个初中物理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获得发现成功的愉悦体验,领略物理理论的和谐。”

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教学中的体现,其实质就是关注人,而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应该具体表现为: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教师要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成为了学生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

更多推荐

三维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