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官位大,侍郎官位小。
尚书是从一品,是朝廷六部的最高掌管,一般一部设一名(清朝为两名,满汉各一)
侍郎是正二品,是朝廷六部的二把手,一般一部设两名
御史分很多种,都是负责监察,但品级不一,如:
1、都御史是从一品,都察院一般设左都御史、右都御史各一,都御史一般作为加衔
2、副都御史是正三品,左、右各一
3、监察御史是从五品,担任数额比较多
4、其他,如侍御史
扩展资料
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设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魏晋南北朝时期,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
继而又是中书省、门下省。隋代演变并确立为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尚书省遂废。后来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别行使行政权、军权、财权。
明代内阁虽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但实际上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相当于前朝的宰相)。清代康熙设立南书房,于清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形成三足鼎立之势。雍正帝设立军机处,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京堂兼任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更多推荐
侍郎、尚书、御史,官位哪个大,哪个小啊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