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建筑经济技术指标有规划用地面积、可建设用地面积、代征用地、总建筑面积(地上、地下)。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建筑高度、建筑层数、停车位等。
一、建筑经济指标
1、建设用地面积:是指项目用地红线范围内的土地面积。一般包括建筑区内的道路面积、绿地面积、建筑物所占面积、运动场地等等。
2、总建筑面积:指在建设用地范围内单栋或多栋建筑物地面以上及地面以下各层建筑面积之总和。
3、建筑面积:指建筑物各屋外墙(或外柱)外围以内水平投影面积之和。包括阳台、挑廊、地下室、室外楼梯等。且具备有上盖。结构牢固。层高2.20m以上(含2.20m)的永久性建筑。
4、基地面积:指根据用地性质和使用权属确定的建筑工程项目的使用场地。该场地的面积称为基地面积;
5、建筑密度:建筑物底层占地面积与建筑基地面积的比率(用百分比表示)。
6、建筑容积率:系指建筑总楼板面积与建筑基地面积的比值。与建蔽率为不同概念。例如:在1万平方米的建筑基地上。建有单楼层5千平方米。共两层楼的建筑。则容积率为100%。建蔽率为50%。公式: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与占地面积不同)
7、绿化率 :指项目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化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8、日照间距: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一小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日照间距的计算方法: 以房屋长边向阳。朝阳向正南。正午太阳照到后排房屋底层窗台为依据来进行计算。
9、檐口高度:指结构外墙体和屋面结构板交界处的屋面结构板顶。檐口高度就是檐口标高处。到室外设计地坪标高的距离。檐口高度就是檐口标高处。到室外设计地坪标高的距离。檐口”又被误叫作“沿口”一般说的屋面的檐口是指大屋面的最外边缘处的屋檐的上边缘。即“上口”。不是突出大屋面的电梯机房、楼梯间的小屋面的檐口。
更多推荐
规划建设用地技术指标是什么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