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这个问题上我不是很苟同,事实上顺手炮的开局方式依然是目前比较主流的方式之一。而题目中所谓的“高手”范围太宽泛了,要对此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定性才好更进一步的探讨这个问题。
我们来分头讨论一下。
顺手炮即顺炮局,是对炮局中的中炮局的一大主流开局方式之一。
顺炮局是指后手方跟先手方走的是同侧的中炮开局,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开局方式了,在宋朝就已经有所记载。当然这是因为宋朝才有了“炮”这个子力,要不然顺炮局还可能会出现的更早。因为这个开局方式其实并没有多大的毛病,相对于中炮对各种马局的开局方式,采用顺炮开局的后手方子力调动较快,而且可能会谋得弃卒抢先的好处。
大家都知道在象棋中抢先是非常关键的,有宁失一马不让三先等说法,用卒换得一先当然是很有账算的。
顺炮局的双方都属于比较偏向进攻类型的棋手。这种开局的先后手双方在子力调动上都非常快速,先手方多走顺车,后手方多走横车。从整体角度来看,在对弈前期双方会呈现势均力敌的态势,优劣势不太明显。
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顺炮局在开局方式中是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的。
大体上顺炮局经历了三个主要的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算是比较原始朴素的走法,那时候的棋手相对而言专业度不高,整体水平略低,所以对象棋开局的研究也不是太深。
顺炮开局后双方通常都是跳一个正马再跳一个边马,然后一方出顺车速度巡河,一方出横车速度占肋道。这种开局的好处是子力调动快速,并且让自己的布局看起来能比较平衡一点,这就比较容易更早的进入中局的激烈厮杀。
但是它的缺点也非常明显,虽然看起来比较平衡,实际上却造成了中路防守薄弱,很容易受到攻击。
第二阶段主要是以象棋泰斗胡荣华为代表的职业棋手率先尝试和倡导的。
胡荣华对飞相局和顺炮局都进行了不少研究,在顺炮局方面他推出了“中炮双正马进三兵”的布局方式。当然这不能说在此之前就没有这种走法,但以前只是停留在小众走法的范围,而且不成体系。
第三阶段又对顺炮局进行了不断的优化,逐渐延伸出了顺炮缓开车等多种开局体系。
所以,顺炮局作为一个古老的开局方式之一,从诞生以来一直是在不断被完善和发展的。
可以说,在象棋的发展进程中实际上并没有发现顺炮局有多大的短板,所以它并没有被淘汰掉,现在用顺炮开局的棋手依然是大量存在的。
当然,在职业棋手的正规比赛中顺炮局看起来似乎是比较少见了,但这并不是顺炮局本身的问题。
目前,各种棋软的盛行已经使得很多开局方式逐渐突破了人类的固有思维方式,而不再仅仅是简单的流于形式。很多以前看起来不合理的开局方式在电脑的“精打细算”之下都已经开始被人们重新审视,更何况经过漫长岁月洗礼的顺炮局了。
所以题目中的“高手”是需要定义一下的,如果从非职业的角度来说,不管高手不高手的,顺炮局目前都还是非常有生命力的。但如果从职业的角度来说,现在的职业棋手走顺炮局的就确实比较少见了。
上面说过,这并不是顺炮局本身的问题。
只是因为它的历史比较漫长,人们对它的研究相对较多,因此也普遍对它比较熟悉。可以说顺炮局存在的一些不利于己方的走法对职业棋手而言已经是烂熟于胸了,那么临阵对弈的时候你的套路被对方了然于胸这当然是不利于自己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可以认为人们对顺炮局的研究较多,所以它的可行性变化已经没有了多大的挖掘空间。当双方对彼此的战术都了然于胸的时候,先手方就有了非常明显的赢棋至少是守和的优势。
所以在职业比赛中顺炮开局使用的比较少了,但在非职业棋手的对弈中它依然还是有着强大的生命力的。因为以娱乐为主的对弈通常在输赢上不会很计较,人们更倾向于走自己比较熟悉的招式。
另外,开局方式实际上只是一个短暂的优劣,对非职业棋手而言是很难把握好这点优势而最终取得胜利的。所以在非职业棋手的世界里,开局方式对大局其实并没有决定性的作用,开局直接进边兵也不见得就不赢,更何况顺炮局了。
更多推荐
在象棋开局中,为什么顺手炮下得少了,为什么现在高手为什么不下顺炮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