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都督相当于现在的什么职位?
都督,官名。
三国时,魏文帝始置都督诸州军事,兼任驻在地刺史,而以都督中外诸军事及大都督的权位为最重,是全国的最高军事统帅。
吳、蜀制同。
晋及南北朝沿置。
北周改都督诸军事为总管,此外,西魏、北周和隋初,府兵制的各军府中,又设大都督、帅都督、都督,是团、旅、队的长官。
隋炀帝时,分别改称为校尉、旅帅、队正。
唐代置都督府,并分上、中、下三等,其上都督由亲王充任;都督也常用作赠官,凡边防重地的都督,加旌节以重其权,谓之节度使。
唐中叶后,都督名存实亡,为节度使、观察使所代替。
南宋时,用都督、同都督、督视诸路兵马等衔加于任临时统帅执政官。
元代置大都督府统领诸卫,以武官主管。
明代改元枢密院为大都督府,又改为五军都督府为最高军政机关,中军、左军、右军、前军、后军五都督府各设左右都督及都督同知等,分领全国卫所。
后各卫渐存空名,都督也随之成为虚衔。
清初沿袭,后废。
唐代的都督一般没有行政职能。
只是相当于军区司令,而且一般是宗王遥领,没有实际的权威。
一般也不加持节、使持节,所以权力相比较魏晋南北朝的都督要小。
一度是想要让都督成为监督刺史的一个存在,但是没有真正实行。
所以都督和刺史应该是有本质区别的。
刺史才是行政长官,而都督不是。
后来的节度使倒是像都督职权的扩大版,那个有行政权,但是节度使一般比刺史的管辖范围大啊,而且是军政一把抓。
唐朝的都督府也是有等级的,大(上)、中、下,管辖几个州或者十几个州,数量不等。
都督府的具体职权和建制,可以查看《唐六典》卷三十。
都督府的组成官员和所在州的组成官员可以是合署办公,也可以是分开办公,其他所统治府州的组成官员通常不是都督府的组成官员。
都督府是地方军政机构,主要是负责地方守备,可以理解为现在的省军区、军分区之类。
都督府的当头上司是都督,都督的顶头上司就是朝廷了。
大都督府的大都督是亲王遥领的。
道一开始只是监察区,由朝廷派遣官员去各道进行监察,后来设置采访处置使,选择各地刺史充任,进行监察。
在这个过程中,部分都督被任命为采访处置使,授予权限,监察本道各州县。
安史之乱后,道逐渐变成行政区,道的长官(节度使、观察使)身兼数职,行政、军、财、监察包揽。
御史台的官员对各道进行巡视的时候,权限确实很高,各都督府也是被巡视的对象。
更多推荐
都督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