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计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23个省分别为:河北省、山西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台湾省。

5个自治区分别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4个直辖市分别为: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

2个特别行政区分别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一、省份介绍

中国的首都位于北京。北京的历史遗迹也有很多,每年到北京游玩参观的人数也很可观。

中国的一线城市通常指这四个:北京、上海、广东的广州和深圳。这四个省市在全国最为发达、繁荣。相对而言,房价和物价也比较高。每年都会有大批人挤向这四个省市,因为这里有更多发展机遇,竞争岗位也相对公平公正。

二、34个省级行政区的地名来源

北京:明初称为北平,明成祖迁都北平后,原京城即今南京依旧有京都地位,故称北部的京城为北京。

天津:明成祖以天子津渡之意命名。

河北:以黄河以北而得名。

辽宁:取自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

吉林:取自吉林乌拉前二字。(吉林乌拉---满语,意为沿江的城池)。

黑龙江:以黑龙江而得名(取自一条江的名字)

山东:以太行山以东而得名。

江苏:以江宁、苏州各取一字得名。

上海:以上海浦而得名。

浙江:以浙江(又称钱塘江)得名。

安徽:以安庆、徽州各取一字得名。

福建:以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得名。

江西:以江南西道而得名。

广东:以广南东路简称得名。(广南路:唐属岭南道,宋改名为广南路)。

广西:以广南西路简称得名。(广南路:唐属岭南道,宋改名为广南路)。

海南:以海南岛得名。

河南:以黄河以南而得名。

湖南:清代二分湖广以湖广南部亦即洞庭湖以南而得名。

湖北:清代二分湖广以湖广北部亦即洞庭湖以北而得名。

山西:以太行山以西而得名。

内蒙古:以漠南蒙古称为内札萨克蒙古而得名。(原分为内蒙和外蒙两省,民国后期外蒙古独立为蒙古国)。

宁夏:以永远安宁西夏得名。(西夏---李元昊创立的西夏国)。

青海:以青海湖得名。

陕西:以陕原之西得名。

甘肃:以甘州、肃州各取一字得名。

新疆:以其为新拓疆域得名。(原为汉唐西域,清统一其地后,以其为大清新拓疆域而得名)。

四川: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又有一说为:三川汇长江而得名)。

贵州:以贵山得名。

云南:以在云岭之南得名。

重庆:以重庆府得名,府名源自“双重喜庆”之意。

西藏:以前藏,后藏,安东合称乌斯藏的译名简称为藏,清代正式定名前加西字得名。

香港:以东莞的香料而得名。

澳门:澳门以前是一个小渔村,原名濠镜澳,因当时渔民将泊口称为“澳”,泊口两边各有一座山,远远望去就像两扇开户的“门”,澳门因此得名。

台湾:以台湾府得名,台湾源自台湾岛早期汉族移民对当地的称呼。(台湾府---现台南)

更多推荐

中国现在有多少个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