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1日发(作者:)
凝固的音乐初三教案
篇一:六年级美术上册 凝固的音乐—建筑 1教案 人美版
凝固的音乐——建筑
(人美版第十一册第1课)
教材分析:
美术课是有关于建筑内容的“欣赏.评述”课。课题“凝固的
音乐”概括了建筑这一艺术形式的特征。建筑已静态之躯向人
们传达着节奏韵律之美、结构造型之美、材质色彩之美、文
化地域之美和古今中外之美。教师要引领学生发现、欣赏建
筑之美,学习评述建筑美的方法,从而拓宽视野,感受世界
的丰富多彩。
建筑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繁多,涉及相关的
知识庞杂。教师要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重点欣赏、分析中外建
筑的典型代表作品,让学生初步掌握欣赏建筑的要领。因此,
本课建议以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开
展教学活动。
教学内容与目标
认知:通过欣赏、比较,初步了解中国宫殿建筑与西方
教堂建筑的不同风格,认识到不同地域文化
对建筑的的影响。能够发现并简单总结古今中外建筑的
材质、造型方面的特点。能够搜集整理与本课相关的资料,
在学习中加以运用。能够初步分析建筑的造型,材料以及其
中蕴含的文化精神。学习用文字的方式将自己对建筑的了解
与认识表达出来。
情意:通过学习本课,引发学生对建筑的关注,认识和
兴趣。通过欣赏风格各异的建筑,激发学生
对多元文化的了解与包容。
能力:培养学生概括、总结、搜集、整理等多方面的能
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欣赏北京故宫建筑风格,初步了解其中的文化内
涵。比较古今中外的代表性建筑,认识不同
的建筑风格。感受时代的发展与建筑材料变化的关系。
难点:认识和理解不同地域文化特点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学习材料:
教材、各种关于建筑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课前布置学生回去收集相关资料,做好课前准备。
一、组织教学:
稳定秩序,了解资料的收集情况。
教学意图:
保证本课的顺利进行。
二、导入:
德国诗人歌德把建筑比喻为“凝固的音乐”,本课让我们一
起来欣赏几座著名的建筑。
教学意图:
直接导入,给学生提供更多探讨交流的时间。
三、新授:
(一)交流故宫资料
引导学生从故宫的建筑历史、材质、造型特点、主要宫
殿(太和殿、乾清宫)以及感受等方面交流。
1.云龙大石雕中的图案是什么意思?(雕刻有龙纹、宝山
和云纹,栩栩如生,这被称作“九龙戏珠”精美异常。)
2.故宫大门上的门钉和铺首是什么意思?
3.太和殿屋檐上的仙人走兽叫什么名字?(依次有龙、凤、
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皆为
吉祥的象征。)
4.故宫的黄色屋顶和红色墙壁产生什么效果?都代表什
么含义?(有一种金碧辉煌的感觉。黄色是尊贵的色彩,代
表了皇族,红色是喜庆的颜色。详见P12)。
5.通过同学们的交流,说一说你对故宫的印象和感受。
教学意图:
提高学生会拿交流的能力,同时利用师生、生生互动的
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倾听和思考的意识,共同了解故宫的历
史以及色彩、造型特点,感受故宫建筑的高雅、非凡与宏大
的气势。
(二)欣赏国外的古建筑
1.引导学生主要介绍泰姬陵、科隆大教堂、凡尔赛宫的建
筑材料,造型的特点以及带给人的韵律美感,教师做适当的
补充。
2.中外建筑进行对比:
故宫为木质结构建筑,多采用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
古朴庄严之美。
泰姬陵为白色大理石,造型追求简洁精确的几何图形构
成之美。
科隆大教堂是砖石结构的建筑,它那高耸入云的双塔,
充满了基督教那种“神圣忘我”的宗教精神。
凡尔赛宫为砖石结构,内部装饰的富丽堂皇,是欧洲最宏大
华丽的宫殿建筑。(详见:P13——14)
3.乾清宫内景和凡尔赛宫内景有什么不同,给你一种什么
样的感受?
乾清宫和凡尔赛宫同样金碧辉煌,但乾清宫用直线条造
型,显得庄严稳重,华丽威严,凡尔赛宫用流畅的弧线,造
型圆润流动,处处显示着浪漫而奢华的氛围。
教学意图:
帮助学生了解国外古建筑的特点,共同感受这些建筑在
造型、材质和色彩方面的韵律美感。 引导学生欣赏建筑的
不同造型之美,感受中外建筑风格的不同。
(三)交流现代建筑
引导学生主要从蓬皮杜艺术中心、里昂国际机场、上海
金茂大厦独特的造型、先进的材料、现代的理念以及带给人
们不同的感受上交流。
分析:现代建筑和古代建筑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些
变化?
现代建筑物造型独特而高大。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各
种新型的材质、先进技术应用于建筑,让现代建筑更加醒目、
高大,独具一格。
教学意图:
了解现代高科技带给建筑的巨大变化,欣赏建筑造型的
多样性,感受现代建筑的丰富多彩和令人振奋的科学技术。
四、学生实践
想一想我们身边有什么吸引你的建筑?它的造型特点是
什么?能不能能给大家介绍介绍? 学生充当小导游,根据
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身边的建筑文化。
教学意图:
提高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
五、课后拓展
课下请大家寻找家乡的古老建筑,用文字和绘画记录下
来,介绍给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 教学意图:
课后拓展是课堂知识的延续,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
美和感受美的能力。
篇二:《凝固的音乐—漫步中外建筑艺术》教学设计
《凝固的音乐——漫步中外建筑艺术》教学设计
——第三师第三中学肖玲玲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是人美版美术鉴赏第18课的内容,这节课属
于鉴赏课,内容多,时间紧,加之由于高一鉴赏课已进行了
十八课时,虽然我力求让每节课“活”而有趣,但千变万化始
终一个欣赏,学生由最初的新鲜感到现在的麻木,针对这一
现状,设计本课时我决定转变方式,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
用,把课堂交给学生,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
二、教材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外建筑的艺术特征和不
朽成就,培养欣赏建筑艺术的审美修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艺术风格形成原因的分析
能力,训练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各大建筑体系背后所蕴含的深厚的文
化内涵及价值地位,能在广泛的文化、历史及地理环境背景
下理解建筑艺术所包涵的艺术和文化真谛。
三、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外建筑发展历史中
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类型及其风格。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学会分析纷乱复杂的建筑风格
产生和演变背后的内在原因。
四、教学方法
1、引导探究法:美术欣赏是个体的审美活动,建筑作品
是承载艺术、科学、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综合体,如
果让学生独自欣赏,比较困难,所以我采用“引导探究法”。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具和图片,不断采用欣赏、启发、
讨论、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五、学法指导:
1、 引导学生采用观赏观察、实践、讨论、归纳的方法
学习,用多媒体展示相关音乐和建筑图片,并巧妙导出本课。
2、 表演法,小组合作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1号节目主持人提问:这节课我想带领大家一起去
旅游,你们愿意吗?学生回答:“愿意”
(2)多媒体展示相关音乐和建筑图片导入。
学生活动:(1)欣赏,分组讨论,分析建筑的名称及感
受(2)抢答
(3)知识 连连看: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艺术性
建筑是石头的史书 文化性
建筑是居住的机器 科学性
师生总结:建筑由于它的易保存的特点,因此记载了人
类社会从远古到现代的全部历史,通过对古建筑的考察我们
可以了解到古人的社会生活方式,感受来自祖先的智慧,给
我们以科学的启迪和审美的陶冶,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认
识古建筑的风采。
教学意图:通过设置旅游环节旨在激发学生兴趣,通过
让学生对经典的中外建
筑的初步感知很自然的导入新课。
(二)新知初探:
四大建筑体系及艺术风格初识
由2号主持人回顾上一环节,介绍这一环节的内容、表
现形式和答题规则,分值由高到低的活获得下一环节的选题
权(重点强调下一环节的答题就藏在表演当中)
最佳表演奖(20分) 最佳人气奖(15分)
最佳幽默奖(15分) 最佳潜质奖(10分)
学生活动:(表演)
小品:四位旅游者,中国籍,准备报旅行团外出旅行,
他面对个四个旅行团是如何抉择的呢?
丸儿肆你旅行社——埃及游
梦幻岛旅行社——希腊游
皇家漫步旅行社——北京游
爬着也要去旅行社——英国游
畅游旅行社——喀什游
PK后:
最佳表演奖( )
最佳人气奖( )
最佳幽默奖( )
最佳潜质奖( )
教学意图:
1.通过表演让同学们对四大建筑体系和艺术风格有个初
步的认识,为后面的教学环节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2.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其间,锻炼他们的表现能力,引
发他们高度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四大建筑体系
由3号主持人介绍这一环节的内容、表现形式和答题规
则
宫 殿:壮丽以重威——宏伟的宫殿建筑
庙 堂:宗教艺术的杰作——神圣的庙堂建筑
陵 墓:追求生命的永恒——静穆的陵墓建筑 民 居:我
爱我家——亲切的民居建筑
(1)宫 殿:课件展示 :中国经典建筑——北京故宫
外国经典建筑——法国凡尔赛宫
(2)建筑风格的成因对比分析
宫 殿:壮丽以重威——宏伟的宫殿建筑 故宫
1、特 点:宫殿建筑的风格主要是规模宏大、巍峨壮丽、
布局严整。形成这种风格的原因主要是为了烘托皇权,是权
力的象征。
2、学生活动:讨论,分析为什么呢?
3、 课件提示 教师总结 ——
从历史层面: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称“紫禁城”。这里
曾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1368—1911)两代的皇宫,
现辟为“故宫博物院”,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
遗产。
从环境层面: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3400米的宫
墙,形式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
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
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
从文化层面: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处处运用寓意和象征
的艺术手法,反映中国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3)庙 堂:课件展示 :中国经典建筑——北京天坛 山
西悬空寺 外国经典建筑——帕特农神庙
(4)建筑风格的成因对比分析
课件出示:庙 堂 宗教艺术的杰作——神圣的庙堂建筑
1、特 点:古希腊帕特农神庙的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造
型单纯、美丽和谐、雕刻精美、形态稳重,具有特殊的单纯、
明朗和愉快的性格。
2、学生活动:讨论,分析为什么呢?
3、课件提示 教师总结 ——
从历史层面:古希腊文化作为古典文化代表,在西方乃至世
界都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爱琴海文明虽较古埃及文明`古巴比
伦文明`古希伯来文明和古印度文明迟,但其影响却更为巨
大。换言之,上述文明以淘汰于历史长河之中,而古希腊文
化精神却未被湮没。其灿烂程度影响力,长久的生命力似只
有中华文明方可比拟。
从环境层面:希腊人的自由思想与希腊温和的气候及其
开放的空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希腊地区气候温和,很适宜人
居住。
从文化层面:庙堂建筑之所以具有非凡的成就和超乎寻
常的艺术价值,主要是因为,艺术创作需要感情的投入,伟
大的作品则更需要虔诚之心和崇高之情来创造。宗教庙堂建
筑正是凭借了信徒坚定的信仰和忘我的付出,集合众人的智
慧和劳动创造出来的。
(5)陵 墓:课件展示: 中国经典建筑——陕西秦始皇
陵 北京明十三陵 外国经典建筑——古埃及金字塔
(6)建筑风格的成因对比分析
课件出示:陵 墓 追求生命的永恒——静穆的陵墓建筑
1、特 点:古人相信人死后是有灵魂的,他们期待这灵
魂的永生和来世的再生,因此修建豪华的陵墓作为死后居住
的地方,讲究“事死如事生”。
2、学生活动:讨论,分析为什么呢?
3、课件提示 教师总结 ——
从历史层面:埃及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埃及人创
造了高度的古代文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他们发明的象形
文字、以及闪烁着文明之光的金字塔、木乃伊和神庙.
从环境层面:埃及金字塔不仅仅是用来保存尸体而且是
用来等待三千年后灵魂归来肉体重生,并在极乐世界得到永
恒。
从文化层面:在埃及雕像造型的特征中,程式化的标准是
正面律法则。这种法则源于强烈的宗教感情。人死以后复生
是基于灵魂与冥体的重新结合。为达到这个目的,塑像雕造便
出现两种表现方法:一种是造型取正面律;另一种是注重结构,
形式化。尽管埃及雕像按照“正面律”塑造,然而人物的容貌却
十分写实,这种在同一作品中复合两种不同的表现方法的做
法,正是埃及美术的重要特征。
(7)民 居:课件展示
(8)建筑风格的成因对比分析
课件出示:民 居 我爱我家——亲切的民居建筑
1、特 点:民居往往具有亲切的形状、温暖的气氛和可
爱的趣味。同时民居又是产生最早、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
建筑类型。
2、学生活动:讨论,分析为什么呢?
3、课件提示 教师总结 ——
从历史层面:我国的建筑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
的民族传统,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它是我国灿烂文化的的
重要组成部分。
从环境层面: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有50多个民族,
因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居风格造型各有不同,有黄土
高原的窑洞,青藏高原的调房;有北京城里的四合院,上海
市区的里弄住宅;有傣家的竹楼、客家的土楼、蒙
古族的蒙古包等,真可谓千姿百态,民居风格的多样性堪称
世界民居之首。
从文化层面:民居源于它的实用性特质,融合大自然因
素,使建筑美、文学绘画美、自然美融于一体,构成独具一
格的民居艺术。
教学意图:
1.通过对比分析较为直观掌握本课重点
2.通过讨论思考突破本课难点
四、练习
结合课业内容,进行巩固练习
由4号主持人回顾上一环节公布得分情况,,介绍这一环
节的内容、表现形式和答题规则。(补充对一个知识点加5
分)
1.说一说小品中埃及三日游所介绍的旅游景点的第二站
的建筑类型以及这个景点建筑的形成的原因
2.说一说,小品中英国游中第一站的建筑风格及成因
3、被誉为世界五大宫殿: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 英
国白金汉宫 、美国白宫、 俄罗斯克林姆林宫 。
4、体现中国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的建筑物: B 。
A、故宫B、天坛C、颐和园D、拙政园
学生活动:(抢答)
教学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既是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梳理,
同时也对本课是所学内容的反馈
五、拓展
联系实际,拓展课题进行练习,巩固学习目标。
设计题:(2分/空,共30分)做题要求:确认——“ A” 否
认——“B” 主题:餐厅设计 风格:欧式风格要求:华丽 典
雅 大气 温馨从建筑风格、装饰造型、菜品类型、餐具、服
务员服饰等方面着手
篇三:教案《音乐》
音乐之都维也纳
一、解题,带入情境:
1.(播放音乐,维也纳地图)同学们,请看,(幻灯片出
示地图)看风光图
2.有这样一座城市,它处于欧洲的中部,它坐落在阿尔卑
斯山北麓一个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小盆地里,波光粼粼的
多瑙河穿城而过。一座不大的城市,却吸引了无数的的人们,
牵动着世界的目光——这就是维也纳。(板书课题)
3.看着这些如画的风景图片,维也纳留给你的第一印象是
什么?
4.(初识维也纳,我们就被那儿亮丽的风景所吸引??学生
说的话连起来)这就是充满了艺术气息的维也纳,自然风光
与艺术的禀赋,造就了魅力四射的它,今天就让我们借助课
文优美的文字,来一次精神之旅。到维也纳的街头走一走,
看一看?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细细地读读课文,你一定能从文章
的字里行间感受到维也纳的与众不同。
二、自读梳理
师:你感受到维也纳的与众不同了吗?最打动你的在哪
里,你可以找出来,说一说,或是读一读,也可以谈一谈自
己的感受。
学生畅谈,教师随机评价:
师:视觉的冲击,听觉的享受,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这
里无处不充溢着音乐,无时不展现着音乐,无人不深爱着音
乐。怪不得,人们这样亲切地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补
充板书,齐读题目)
“都”——可以指首都;也可以指盛产一种特产的城市。那
你觉得音乐之都的意思就是?——(盛产音乐的地方)。对,
这里“盛产”音乐,这里就是音乐的故乡,这里弥漫着音乐的
空气。那课题怎么读,才能读出维也纳的特点呢? 自己练
着读一读,然后指名读。
三、引导探究
师:同学们再次快速地浏览课文,你能找出一句话,来
概括人们眼里的维也纳吗?
学生回答,老师相机板书点出:
同桌商量商量,如果请你重点介绍维也纳的某一方面的,
你最想向大家介绍他的哪个方面呢?
生:讨论。
师:提问,你们这一桌最想给大家介绍什么?(问四五
桌)
师:同学们都选择了自己要介绍的内容,那么就让我们
借助网络来学习。不过老师在这里有一个友情提醒:借助网
络学习,切忌走马观花,东游西荡,要选中目标,仔细了解,
读读课文中的内容,再找找网上的资料,最重要的是,要产
生自己的理解与想法,这样才叫学习,才有意思。同桌可以
根据老师给大家的提示,逐项完成:(请一个学生读)
网站根据课文,分成了四个板块:音乐的摇篮、音乐的装饰、
音乐的生活、音乐的圣殿,这四个板块分别对应了我们所要
掌握的四个方面,同学们拿起鼠标,点击维也纳吧!
学生同桌学习,老师巡视,相机指导。(①一边浏览网页,
一边对照课文学习,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②有的同学
还在互相交流自己上网浏览的感受。③大家一边聆听音乐,
一边欣赏着美景,真是一件快乐的事。④古典音乐就是1770
年至1840年间在维也纳形成的一种音乐流派。)
(此时,教师将投影切换到网站)
四、交流、品读:
好,同学们,人们把最高的音乐荣誉,最美的音乐桂冠
都给了维也纳。这儿所有的这一切都在向世人展示着音乐殿
堂那无与伦比的魅力。刚才我们通过网络,了解维也纳,聆
听了维也纳,欣赏了维也纳。现在就把你的理解与收获与大
家来共享。哪一桌先来。
( 随机四个板块)
A
学生自由点击浏览网络
内容:音乐家生平(图)、音乐家的作品、
音乐家在音乐史上的贡献和地位、
音乐欣赏。
生:我重点了解了维也纳是音乐家们的摇篮。
(1)你见过“摇篮”吗?知道他有什么用吗?
(2)是的,摇篮是人成长的第一个温暖的家,维也纳给
音乐家们提供了最温暖的环境。从这里走出了那么多的音乐
家,你知道有哪些呢?
生回答:从这里走出了海顿,走出了莫扎特,走出了贝
多芬等等。
生:补充。
师:说得多好啊,这里就是音乐家的摇篮。读好这段话:
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优美的乐章。
师:你还了解了哪些音乐家更加细致的内容呢?
生:介绍音乐家的知识。
师:(评价)将自己了解的知识,整理出来,变成自己的
认识,这是一种高水平的学习能力。从维也纳走出的这些天
才的音乐家们,在世界乐坛上留下了灿如星辰的艺术作品。
就让我们选取其中的一段,在海顿的《小夜曲》中,读好这
一段。
B.
学生自由点击浏览网络
内容:音乐雕像、花圃、公园、礼堂照片、地名罗列……
生:我重点了解了维也纳为什么说是用音乐装饰起来的
城市。
师:那你又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每讲到一处,提醒他读原文,读出美感来,如身
临其境般的。) 指名回答
相机点评:这是凝固的音乐
这是沉淀的音乐
这是灵动的音乐
这是充满魅力的音乐
这是有生命的音乐
师:是的,音乐已经渗透到维也纳的每一个角落,让我
们再来欣赏用音乐装饰起来的维也纳。——照片组图
完成填空读:
维也纳是一座_____________。在这儿,到处可以看到
_____________。为了纪念乐坛大师,维也纳的许多街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也多用
_____________。就连王宫花园的草坪上,也用
___________________。
C
学生自由点击浏览网络
内容:维也纳家庭音乐会、街头音乐表演……
生:我重点了解了维也纳处处弥漫着音乐。
师:是的,在维也纳,音乐就是生活,生活就是音乐。
你从哪儿读出了音乐的味道?
指名回答
(从句中:维也纳的家庭举行家庭音乐会??从词中:随时、
传统、总要、习惯??)
(学生说感受,读课文语句。)
师:(总结)庆典时,开会时,家庭里,大街上,乘凉时,
会议时,这一切的一切,加在一起,用一个词表示,那就是:
生:猜:随时,生活中,所有的时候。
是呀,所有的一切都让我们感受到维也纳,音乐无处不
在,无时不有。音乐就是生活,生活就是音乐。你最想读哪
一句,来试试看,老师给你配上音乐。 (配乐)生:读。(找
3-5个)
D
学生自由点击浏览网络
内容:音乐大厅、各种音乐建筑、音乐会规模描述……
生:震撼我的是维也纳的音乐大厅。
哪里震撼着你?
学生自由说话,读文。
教师随机抓住数据(1869年——历史悠久;2200个,110
人,1500平方米——地方大;
你能上来为大家展示你看到的音乐大厅吗?
边说,边结合课文语句,讲述。
老师及时概括:(装饰精美,金碧辉煌??)
师:你发现了吗?有那么多含有“金”的词语,找找看:金
碧辉煌,金色墙壁??金色镂花,金光闪闪,同学们,这真是
——金色大厅
歌剧院简直就是一座美丽的宫殿,谁当小导游。
还有哪一桌同学也学习了这个内容,上来介绍一下。(选
两桌)
师:教师口述:这就是“金色大厅”。每到新年,这儿将成
为全世界热爱音乐的人们瞩目的焦点,世界各地著名的音乐
家也在这里登场。他们的精彩表演,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内
外观众。1998年,中央民族乐团在这儿成功举办了虎年春节
中国民族音乐会。前年,高音歌唱家宋祖英还在此举办了个
人音乐演唱会。中国的民族音乐也走向世界,走进了音乐之
都维也纳。
五、总结:
(《小夜曲》放)音乐流遍了维也纳的每一个角落,音乐
渗透了每个维也纳人的血液,音乐也流进了我们的心中,今
天伴随着海顿的小夜曲,我们走进了维也纳,聆听维也纳,
欣赏了维也纳,维也纳真是名副其实的——音乐之都。
假如哪一天,你来到的维也纳,你能告诉老师,你最想
做的事是什么? 生:谈愿望
布置作业:
课堂接近尾声了,但我们的音乐之旅远远没有结束。下
课后,同学们可以选择其中的一项来完成作业:
1.借助网络,搜索维也纳的资料,深入了解维也纳。
2.仿照《音乐之都》总分结构的写法,写一段文字,介绍
这些独具魅力的地方,如:瓷都景德镇;对称之都北京;东
方威尼斯——苏州等。把他传到我们学习网站的留言板上。
3.欣赏一曲古典乐曲,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更多推荐
建筑,音乐,学生,维也纳,文化,欣赏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