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1日发(作者:)
简述回我西迁的三支队伍
一部分分三支西迁,一支迁到葱岭以西,一支迁到河西走廊,
一支迁到西州(今新疆吐鲁番);剩余部分依附黠戛斯。葱岭以西的
一支最为强盛,他们到达七河流域,联合葛逻禄等其他突厥语民族
建立了威震中亚的喀喇汗王朝。
回鹘,是我国北方继匈奴、鲜卑、柔然、突厥之后第五个一统
大漠的游牧民族。唐朝的前半期北方是突厥,后半期北方则是回
鹘。
回鹘,本身也是突厥系游牧民族,是铁勒诸部之一,而铁勒在
汉朝之时称“丁零”,在南北朝时期又称“敕勒”“高车”,我们熟悉
的北朝民歌《敕勒川》描写的便是敕勒人“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生
活。
至唐朝时期,铁勒(敕勒)诸部,如薛延陀、回纥、骨利干、
多览葛、仆骨、拔野古等等,均隶属于当时强大的突厥汗国。而回
纥便是回鹘,贞元四年,公元788年,回纥上表唐朝改称回鹘,取
得便是“回旋轻捷如鹘”之义。
与其它的游牧民族不同,回鹘与唐朝的关系很好,并通过助大
唐平定安史之乱崛起于大漠草原。
大唐在安史之乱后无力经营西域,于是吐蕃乘机占据河湟,切
断了中原与安西四镇的联系。而在这种情况下,回纥曾多次派兵助
安西、北庭都护府,共同抵御吐蕃。最终,西域形成了回鹘与吐蕃
二分天下的格局,回鹘在北,吐蕃在南。
在古代,一个帝国的崛起和灭亡往往“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
焉”,而游牧民族的兴亡更是如此,往往只在一瞬间。
历史进入公元9世纪,回鹘政局动荡。公元840年,回鹘的一
个将军勾结生活在贝加尔湖畔的黠戛斯南下攻破回鹘汗庭,回鹘可
汗被杀,部落四处逃散,一个曾经疆域辽阔的游牧帝国就此土崩瓦
解。
不过,国都被破,可汗被杀,并不意味着部族的完全灭亡,只
能说统一的回鹘政权确实不复存在,而群龙无首的回鹘部落由此开
始了四处迁移的道路。
回鹘诸部的迁移,大致可以分为四支:一支南下,三支西迁。
更多推荐
回鹘,吐蕃,突厥,敕勒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