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0日发(作者:)

《死魂灵》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死魂灵》是俄罗斯讽刺作家、喜剧作家果戈理的著作,这部小说于十九世纪四十年

代出版。后来被称作其现实主义创作发展的顶峰。这部小说共有一二两卷,书中塑造了形

象鲜明的众多人物,沿袭了欧洲流浪小说的传统。

小说故事情节通过主人公六等文官乞乞科夫串联。以乞乞科夫像几位地主购买死魂灵

(即实际已经死去但是在纳税花名册上依然存在的农奴。)这一事件塑造了形形色色、不同

性格的地主。最为出名的形象是是四大吝啬鬼之一的普柳什金。

主人公首先拜访的是地主玛尼洛夫卡。作者这样描述他的长相“在世间却是为数众多

的,他们从外表上看来都很相似。”至于他的性格,有如下描述“平平常常,不好也不坏。”

“相貌也不乏亲切可爱之处。”但是“在跟他谈话的头一分钟里,你不禁要说:“一个多么

令人愉快的善良的人啊。”。”“再过一分钟,你就要说:“鬼知道他是个什么玩意儿。”。”再

来看看他的书房,书签夹在书的第十四页上,已经两年了。为了客人和自己谁先进门而礼

让半天,大谈美德、风度、学问,震撼灵魂、激发精神。却对乞乞科夫买死魂灵这件事怎

么想都想不明白。于是就不再去想了。这一类人是当时俄国社会中满嘴礼仪与不切实际的

空谈,只讲究浮华虚无的外在却头脑空洞的一类人的代表。果戈理运用环境描写、语言描

写以及侧面描写塑造了这一人物形象。

之后,主人公拜访了一位怎样的人呢?让我们来看看吧。诺兹德缪夫,乞乞科夫遇见

他的时候,他已经因赌博输掉了自己出门乘坐的马车和拉车的马,乘朋友的车回家。见到

主人公就吹嘘说如果有人借他些钱,他马上会翻本的。性格放荡,喜欢游乐。结婚了却仍

在家待不住一天。嗜赌成癖。同时喜欢传播谣言,中伤朋友。之后仍能无赖的与那位被他

造谣中伤的人亲热交谈。在乞乞科夫提出要买死魂灵时,他认为一定有利可图。于是就追

问主人公到底买了作何用。后来一看乞乞科夫不愿买了,就强买强卖。看看他养的狗起的

名字:浪荡子、死鬼、死命咬、开枪、骂呀、飞吧等,从侧面体现了他的无赖性格。给比

人烂东西却硬说占了他老大便宜。在他和乞乞科夫下棋过程中动手脚被乞乞科夫发现,后

者不愿继续,就恼羞成怒,叫下人准备把主人公狠揍一顿。幸而,军官及时赶到,免了乞

乞科夫的一顿皮肉之苦。这一类人物形象体现了资本主义在原始积累过程中强取豪夺、强

买强卖的无赖行为。

接下来的是一个“熊”一样的地主索巴凯维奇。作者先从他的庄园入手。“他的庄园的

一切都是顽强固执、屹立不动的,显出一副结实而又笨重的样子。”通过主人公的眼睛这样

来描述他“一直中等大小的熊。”他的长相“一斧头就是一个鼻子,再一斧头就是两片嘴唇,

用大号钻头凿两下,一双眼睛就挖出来了。也不刨刨光洁就把他们送到世上来。”走路有踩

别人脚的习惯。家里墙上挂的画像也全都是强壮而结实的人。对于别人的评价充满了讽刺

与不屑,没有一句赞扬之词从他口中说出。自认为能洞察和了解别人。作者又特别描写了

他的饮食。吃相粗鲁,一顿饭吃下半片羊胸脯子,吃个精光,啃得一干二净,把骨髓都吮

吸得一滴不剩。从这一个角度作者间接地道出了地主阶级对农奴的压榨。在乞乞科夫提出

购买死魂灵这一请求之后,他的本性立刻暴露出来。讨价还价,称赞他所卖掉的都是多么

好的人,却忽视了这些人已经死掉的事实。虽然是个人,却像个动物一样活着,拥有动物

一样的吃相。没有感情,粗俗、野蛮。对别人的讽刺评价,用到他的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是个傻瓜、强盗、骗子手。作者通过这一戏剧性的写法,达到了强烈的讽刺效果。

接下来上场的是全书中最具有讽刺效果的普柳什金。在主人公去他的庄园的路上,问

一个庄稼汉怎么走,庄稼汉说:“打补钉的,打补钉的。”看他的农舍“圆木颜色发黑,屋

顶千疮百孔,像筛子一样。农舍的窗户没有玻璃。农舍后堆着巨大的麦垛,上面长出了灌

木。屋子后面的花园蔓草丛生。”在这个世界上,人最基本的分类是男人和女人的区别。可

是,在乞乞科夫见到他的时候,“很久识别不出这是一个男人还是一个女人。身上的衣服不

伦不类,像是女人的睡袍。”“这睡袍,袖管和衣襟乌黑发亮,背后原是下摆的地方飘挂着

四片下摆。”写他的财产“他的东西,给他的田庄用,一辈子也用不完。”可是,他还嫌少。

既然不满足于已有的,那就偷别人的、捡别人的。庄稼汉见他出门搜捕猎物,就说他:“那

打鱼的又干他的营生去了。”而以前他却是个克勤克俭的人。妻子死后,女儿跟人私奔,儿

子进兵团,留在身边的女儿死了之后。他就成了一个守财奴。正如作者所写的“吝啬,有

狼一般的胃口,越吃越贪婪。”感情不再动摇他的心。乞乞科夫见他,外貌是这样的“他和

许多清瘦的老年人的脸几乎一样,只是下巴劾朝前突出的挺厉害,一双小眼睛还没有失去

光泽。在翘得高高的眉毛底下骨碌碌地转动着。”写出了他的机警和多疑。

其中有一段关于财产的描写“干草和粮食在霉烂,禾垛变成真正的粪堆,只差在上面

栽种白菜。地窖里面粉结成了石块,非得劈碎了才能够用。呢料、麻布和粗布简直碰都碰

不得:一碰就会化成一团团的飞灰。”女儿在结婚后带着儿子回来过两次,送给爸爸一个甜

圆面包和一件新睡袍。为的是看做爸爸的能不能给点儿钱。普柳什金虽然把两个外孙抱在

腿上,面包和睡袍都收下,却一丝一毫都没有给女儿。

在乞乞科夫刚到田庄的时候,他不愿招待来客。在听说主人公要买死魂灵之后,就尖

叫对方为“救命恩人”。之后计较起来,连立契据的钱都不愿出。当问清所有的事情之后。

立马叫仆人烧茶,同时让玛芙拉把女儿带来的烤干的甜面包拿出来待客。同时嘱咐“面包

上面的一层说不定有点坏了,那就叫她(玛芙拉)用刀刮掉,面包屑可别扔了,要放到鸡

棚里去。”他家所有的仆人只有一双靴子,放在走廊里。当他唤谁时,谁穿上那双靴子。再

看看他带可用的酒吧。“瓶上积满灰尘,活像套着一件毛线衫。没有瓶塞,有多少小虫子和

脏东西落到里面。”为了看守家财不愿进城。写名单的墨水起了霉花,底上积了许多苍蝇。

名单一行一行字贴的挺紧挺紧。处处散发出腐败和灰暗的景象。作者从外貌、穿着,侧面

描写等多方面生动形象的勾勒出了一个为了钱财而丧失了人类基本的感情,像奴隶一样守

候财产。宁愿让有用的东西腐烂、发霉、变成废物,也不愿拿出一丝一毫给自己的子女用

的吝啬鬼的形象。生动形象而富有讽刺意味。

在第二卷中另有几个形象鲜明富有代表性的人物。如拥有远大抱负,热情管理田产,

最终却被生活磨灭了热情,懒惰到不想开窗放进新鲜空气的坚捷特尼科夫。非常能干,从

不停歇,善于经营田庄,以致不能见到别人荒废产业的柯斯塔若格洛。陷于文书程序,妄

图用文明来促进农奴富裕的柯什卡缪上校。

说了这么多地主,有一个人却还没有详细描述。这个人就是主人公—乞乞科夫。他是

一个唯利是图的生意人。购买死魂灵,企图当活的抵押掉,骗取押金。丑行被人揭发后,

仓皇逃跑。丧失了良知被金钱诱惑,投机钻研。在向上层社会挤进的路途中跌到两次,却

仍未发现自己的错误。在最终入狱后,经穆拉佐夫的劝说而幡然悔悟。对于主人公唯利是

图性格的形成,作者运用了历史过程来塑造。从幼年的家境贫寒,父亲送他上学时的教诲,

以及在第二卷中提到的父亲的身教言传。这些都是乞乞科夫性格形成的原因。就像如今的

社会中,一个饱尝贫困苦难的人,一旦进入上层社会,陷入享乐的泥淖,会比出身较好的

人更加容易、迅速的走向贪污腐败的道路。只是因为其想迅速脱离贫困、发家致富的欲望

所致。

可以说,全书以地主为主要人物。辅之有N市的省长等等的官员,以及上层社会的女

子等。作者从一个N市入手,描写了当时社会的全貌。以上层阶级为入手点,揭示了整个

俄罗斯的全貌。这部小说因为作者逝世而成为一部未完成的著作。但是,在后来的文学界

看来,它仍是一部完整的作品。就我个人而言,不知是否因为翻译的缘故,抑或是由于远

离当时的社会的缘故。全书读下来枯燥乏味,较之巴尔扎克的作品,语言缺乏应有的生动

性。只有部分景物描写与人物外貌描写部分有值得称赞的部分。希望以后有幸可以拜读原

著,而非译本。不过这也正体现了其被誉为现实主义小说的特点。虽然作者的著作是在十

九世纪完成的,但今日的读者读来仍有许多富有现实意义的地方。

全书的人物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一类以官僚阶层为代表。他们的生活就是办舞会,多弄钱为妻子和女儿买时髦的衣服

可以让她们参加舞会、外出时,不被人从服饰上压倒。而在人前又要显示自己是如何的秉

公办事、依法行章、富有修养。可笑的是,与他们言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乞乞科夫购买

死魂灵的丑事暴露之后却都惶恐不安,猜测种种,生怕威胁到自己已经掌握的权益。胆小

的检察长甚至被吓死。

一类以上层女性为代表。作者用“各个方面都可爱的、一切地方都令人满意的、一般

方面令人可爱的”来描述她们。以讲究礼仪、美德、谈吐文明为标榜。从不说俄罗斯语言

中一句带粗话的话语,可是到了法语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只是因为法语被视为是一种高尚

的语言。从这个方面作者写出了这些所谓涵养深厚的女性的虚伪与做作。再来看她们怎么

对待自己喜欢却不被对方重视的男性。当乞乞科夫在舞会上被省长大人的女儿所迷倒而怠

慢了其他的女性之后,仅仅过了三天。城里就传出了他要拐走省长女儿的谣言,甚至连带

着省长刚从学校毕业、涉世未深的女儿也被描的浓墨重彩。造谣中伤、诽谤他人。却不认

为自己丧失了美德。这就是上层社会中女性的形象。作者多么形象而贴切的描绘了女性的

本性中的善妒与小肚鸡肠、斤斤计较。

还有一类以第二卷中的坚捷特尼科夫为例。他年幼时所接受的教育,让他向往成为一

个拿破仑式的伟大人物。却由于导师的逝世而不幸的中断了他独特的教育。做官时,在他

的叔叔认为侄子就要有出息的时候,他却跟上司大吵一顿,跑回家管理田产去了。在他信

心满满、踌躇满满的事必躬亲,减少庄稼汉们为主人工作时间。可是,农夫却始终与老爷

唱不到一个调子上,妇人之间争吵愈演愈烈。在这种种的打击之下,终于,坚捷特尼科夫

放弃了他的想法。索性什么都不管,懒惰到不愿开窗换气的程度。就像一个实施新法遇挫

就放弃的变法人员,脆弱的不堪一击。

在这所有的的人物当中,我觉得描写的最形象生动富有讽刺性的就是普柳什金。这个

被欲望操纵的守财奴。在失去感情的依靠之后,心理变态畸形的守护金钱,守护财产。深

刻无情的讽刺了当时俄罗斯的社会。书中的序言写道“书一经出版,就震动了整个俄国。”

作家以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快速迅捷的捕获了社会变动的信息。

由此使这部小说成为一部俄罗斯文学史上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著作。其中塑造的

一系列人物形象也广为流传。从人性的高度提炼出具有普遍性特征的人物形象,使不同时

代的人从中发现、找出与当时社会相契合的影子。从而达到引人深思、发人深省的效果。


更多推荐

作者,乞乞,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