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0日发(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等级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衔分为3等10级,即将官3级(上将、中将、少

将)、校官4级(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3级(上尉、中尉、

少尉)。

根据军官所属的军种和技术特点,在海军空军和专业技术军官军衔前

分别冠以“海军”、“空军”、“专业技术”名称。

现行军官职务等级编制军衔:

1.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不授予军衔;

2.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和委员为上将;

3.大军区正职为上将、中将,大军区副职为中将、少将;

4.正军职为少将、中将,副军职为少将、大校;

5.正师职为大校、少将,副师职为上校、大校;

6.正团职为上校、中校,副团职为中校、少校;

7.正营职为少校、中校,副营职为上尉、少校;

8.正连职为上尉、中尉,副连职为中尉、上尉;

9.排职为少尉、中尉

专业技术军官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为中将至少校;中级专业技术职

务为大校至上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为中校至少尉。

志愿兵役制士兵按军衔等级分为:高级士官(六级土官、五级士官);

中级士官(四级士官、三级士官);初级士官(二级士官、一级士官)。

义务兵役制士兵为最高军衔。海军、空军士兵在军衔前分别冠以“海

军”、“空军”二字。

文职制度: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文职干部是被任命为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

者办事员级以上职务,不授予军衔的现役军人,是国家干部队伍的组

成部分。

文职干部按照工作性质分为专业技术文职干部和非专业技术文职干

部。

文职干部编制范围:军队中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医疗卫生、教学、新

闻、出版、图书、档案、文化艺术、体育等单位的部分专业技术干部

职务,以及机关、院校、医院等单位部分从事行政事务、服务保障的

干部职务。

文职干部的职务等级:专业技术文职干部的专业技术职务分为高级、

中级、初级,专业技术等级分为1级至14级,1级为最高级;非专

业技术文职干部的职务分为正局级、副局级、正处级、副处级正科级、

副科级、一级科员、二级科员、办事员。文职干部的级别设置为特级、

1级至9级,特级为最高级。文职干部的待遇基本与现役军官的待遇

相同。

文职干部着制式服装,佩带帽徽、肩章、军种符号、领花。根据工作

需要,文职干部可以改任军官,并按照有关规定评定授予军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曾两度实行军衔制度。1955年

——1965年首次实行军衔制,设军衔共八等 20级:大元帅、元帅,

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

中尉、少尉、准尉,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列兵。大元帅军衔

的设置虽然立了法,但没有授予,实际上授了的军衔是八等 19级。

1988年,人民解放军重新实行军衔制,起初军衔设为六等18级,后

改设为六等19级,现在的等级构成是:将官设有上将、中将、少将

三级;校官设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四级;尉官设有上尉、中尉、

少尉三级;士官设军士长、专业军士各一至四级;军士设上士、中士、

下士三级;兵设为上等兵、列兵两级。

编制军衔

又称“职务军衔”,就是对军队的每一个职务所规定的军衔等级。军人个人的军衔

必须是在其所担任职务的编制军衔范围内授予或晋升。世界各国军队一般都规定

有编制军衔,但编制幅度不尽相同,有的一职编一衔,有的一职编数衔。规定一

职编一衔的英美等国家,辅以临时军衔制度,来调整新者军官的利益关系,规定

一职编数衔的国家,则用编制军衔的幅度来调整新老军官的利益关系。中国人民

解放军的编制军衔,基本上实行一职编两衔的制度,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

过修正的《军官军衔条例》规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

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的职务编制军衔为上将,其他各职级的编制军衔为:

正大军区职:上将、中将 ;

副大军区职:中将、少将;

正军职,少将、中将 ;

副军职:少将、大校;

正师职:大校、少将;

副师职(正旅职);上校、大校;

正团职(副旅职):上校、中校;

副团职:中校、少校;

正营职:少校、中校;

副营职:上尉、少校;

正连职:上尉、中尉;

副连职:中尉、上尉;

排职:少尉、中尉。

少尉(一杠一星),中尉(一杠两星),上尉(一杠三星),少校(两杠一星),中校(两

杠两星),上校(两杠三星),大校(两杠四星),少将(满金一金星),中将(满金两金星),

上将(满金三金星)。所谓的杠,就是普通的横杠,星是五角星,将军的满金就是光板没杠,

但肩章外侧有麦穗装饰。

军官包括将官:上将、中将、少将;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上

尉、中尉、少尉

士官分为下士、中士、上士、四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一级军士

长士兵为上等兵 列兵


更多推荐

军衔,干部,技术,文职,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