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7日发(作者:)
无花果又名阿驵、阿驿、底珍、映日果、优昙钵、蜜果、文仙
果、奶浆果、品仙果、挣桃、树地瓜、明目果、
「释名」 无花果名阿驵、阿驿、底珍、映日果、优昙钵、蜜果、
「入药部位」 无花果的果实。
「性味」 味甘,性凉。《滇南本草》:苦,有小毒。《纲目》:
甘,平,无毒。《随息居饮食谱》:甘,寒。《药材学》:性平,味
甘酸。
「归经」 入肺、胃、大肠经。《本草汇言》:入手足太阴、手阳
明经。
「功效」 健胃清肠,消肿解毒。治肠炎,痢疾,便秘,痔疮,喉
痛,痈疮疥癣,利咽喉,开胃驱虫。
「主治」 治咽喉肿痛,燥咳声嘶,乳汁稀少不足,肠热便秘,食
文仙果、文先果、奶浆果、品仙果、挣桃、树地瓜、明目果、天生子。
欲不振,消化不良,泄泻,痢疾,痈肿,癣疾,食欲不振,痔疮便秘,
消化不良,痔疮,脱肛,腹泻、热痢,咳嗽多痰等症。
「附方」
1、治咽喉刺痛。
无花果鲜果晒干,研末,吹喉。
2、治肺热声嘶。
无花果五钱,水煎调冰糖服。
3、治痔疮,脱肛,大便秘结。
鲜无花果生吃或干果十个,猪大肠一段,水煎服。
4、治久泻不止。
无花果五至七枚,水煎服。
5、发乳。
无花果二两,树地瓜根二两,金针花根四至六两,奶浆藤二两。
炖猪前蹄服。
6、治肺热声嘶,咳嗽咽痛。
无花果150克,水煎加冰糖适量服。
7、治痔疮、脱肛、大便秘结。
无花果两个生食,或用干果十个与猪大肠一段,共煮熟食。
8、治外痔。
鲜无花果十个,水煎洗患处。
9、治疝气。
无花果两个,小茴香10克,水煎服。
10、治肠炎。
无花果枝适量,水煎服,每日两三次。
11、治哮喘。
无花果捣汁半杯,开水冲服,每日一次,以愈为度。
12、治黄疸。
无花果叶10克,水煎代茶饮,
13、治喉痒。
无花果根去粗皮,打碎,开水泡服。
14、治误食鱼蟹类中毒,腹痛,呕吐。
无花果鲜嫩叶,洗净捣烂绞汁,每次温开水和服半杯。
15、治痔疮,慢性肠炎。
无花果猪肉汤。猪瘦肉250克,切小块,无花果100克(干品),
同煮汤,用适量食盐调味食用。有理肠健胃,解毒消炎作用。
16、治干咳,久咳。
无花果9g,葡萄干15g,甘草6g。水煎服。
17、治消化不良性腹泻。
炒无花果、炒山楂、炒鸡内金各9g,厚朴4.5g。煎服。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大剂量可用至30-60g;或生食鲜果1-2枚。
外用:适量,煎水洗;研末调敷或吹喉。
「药理作用」
1、抗肿瘤作用。
2、增强细胞免疫功能。
3、镇痛作用。
4、轻泻作用。
5、降压作用。
「禁忌」
脾胃虚寒者慎服;中寒者忌食。
「原形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3-10米。全株具乳汁;多分枝,小枝粗
壮,表面褐色,被稀短毛。叶互生;叶柄长2-5厘米,粗壮;托叶卵
状披针形,长约1厘米,红色;叶片厚膜质,宽卵形或卵圆形,长10-
24厘米,宽8-22厘米,3-5裂,裂片卵形,边缘有不规则钝齿,上面
深绿色,粗糙,下面密生细小钟乳体及黄褐色短柔毛,基部浅心形,
基生脉3-5条,侧脉5-7对。雌雄异株,隐头花序,花序托单生于叶
腋;雄花和瘿花生于同一花序托内;雄花生于内壁口部,雄蕊2,花被
片3-4;瘿花花柱侧生、短;雌花生在另一花序托内,花被片3-4,花
柱侧生,柱头2裂。榕果(花序托)梨形,成熟时长3-5厘米,呈紫
红色或黄绿色,肉质,顶部下陷,基部有3苞片。花、果期 8-11月。
「生长环境」
喜温暖湿润气候,耐瘠,抗旱,不耐寒,不耐涝。以向阳、土层
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粘质壤土栽培为宜。
「分布地域」
南方各地均产。
「采集收藏」
7-10月果实呈绿色时,分批采摘;或拾取落地的未成熟果实,鲜
果用开水烫后,晒干或烘干。本品易霉蛀,须贮藏干燥处或石灰缸内。
「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性状」
药材性状:干燥的花序托呈倒圆锥形或类球形.长约2cm。直径
1.5-2.5cm;表面淡黄棕色至暗棕色、青黑色,有波状弯曲的纵棱线;
顶端稍平截,中央有圆形突起,基部渐狭,带有果柄及残存的苞片。
质坚硬,横切面黄白色,内壁着生众多细小瘦果,有时壁的上部尚见
枯萎的雄花。瘦果卵形或三棱状卵形,长1-2mm,淡黄色,外有宿萼
包被。气微,味甜、略酸。以干燥、青黑色或暗棕色、无霉蛀者为佳。
饮片性状:本品为圆锥形或类圆形纵切厚片,表面黄白色,内壁
着生多数枯萎的花、苞片及瘦果。周边淡黄棕色或暗褐色,有弯曲的
纵棱线。气微,味微甜。
「相关论述」
《滇南本草》:\'敷一切无名肿毒,痈疽疥癞癣疮,黄水疮,鱼口
便毒,乳结,痘疮破烂;调芝麻油搽之。\'
《便民图纂》:\'治咽喉疾。\'
汪颖《食物本草》:\'开胃,止泄痢。\'
《生草药性备要》:\'洗痔疮。子,煲肉食,解百毒。蕊,下乳汁。
\'
《医林纂要》:\'益肺,通乳。\'
《随息居饮食谱》:\'清热,润肠。\'
《江苏植药志》:\'鲜果的白色乳汁外涂去疣。\'
《云南中草药》:\'健胃止泻,祛痰理气。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肠炎,痢疾,咽喉痛,咳嗽痰多,胸闷。\'
《纲目》:“按《方舆志》云:广西优昙钵不花而实,状如枇杷。
又段成式《酉阳杂俎》云:阿驵出波斯,拂林人呼为底珍树。长丈余,
枝叶繁茂、叶有五丫如蓖麻,无花而实,色赤类椑柿。一月而熟,味
亦如柿。二书所说,皆即此果(无花果)也。”
- End -
更多推荐
咽喉,花序,适量,鲜果,棕色,本草,卵形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