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日发(作者:)

非洲为什么有两个“刚果”?这两个国家有什么区别?为什么

还要“争抢”同一个名字?

在非洲的热带雨林地区,有一条大河蜿蜒流淌而过,几乎横贯非

洲大陆中央地带,即刚果河。如果以流量而论,刚果河是世界上仅次

于亚马逊河的第二大河流,其所流经过的地域也拥有仅次于亚马逊雨

林、被誉为“非洲之肺”的世界第二大热带雨林。

▲刚果河流域

如今刚果河流域也有两个以“刚果”得名的国家,面积较大的名

为刚果民主共和国,较小的名为刚果共和国。不仅国名相同,官方语

言都是法语,这两个国家的首都也近在咫尺,金沙萨和布拉柴维尔隔

河相望,是世界上相距最近首都。

▲两国首都距离仅1公里多,为世界上距离最近的首都(除罗马

和梵蒂冈)

为了方便区分这俩孪生国家,国际上一般会在“刚果”之后附上

其首都缩写,分别称“刚果(金)”和“刚果(布)”。

在今日,还有一对国家使用相同的国名。他们的国名永远带着括

号出现。在括号里,人们用首都名称加以区别。它们就是位于非洲的

刚果(金)和刚果(布)。在尚未规范国名使用时,曾有别国人员前

往刚果(布),最后稀里糊涂地在刚果(金)下了飞机,闹了笑话。

不少好奇人士一定感到疑惑,为什么两个国家要“争抢”同一个

名字呢?这就要从刚果(金)和刚果(布)的历史说起。

共同的祖先

刚果河,是两个国家的“母亲河”,为非洲第二长河,在非洲的

地位仅次于尼罗河,同时也是位于亚马孙河的世界第二大河,孕育了

生物资源十分丰富的热带雨林带。

而刚果河,是两个刚果的“母亲河”。公元10-11世纪,刚果河

河口地区的农人开始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搭建成简易棚子,居住其中。

那时的刚果人虽已开始劳作,彼此之间能够交流,却没有能书写的文

字。因此,这段早期历史鲜有痕迹,后人只在传说中零星了解。

到公元13-14世纪时,来自北方的人群陆续在刚果河定居。他们

说共同的语言——班图语,属于班图语族。

在14世纪下半叶,一位部落枭雄将分散在刚果河周围的部落统一,

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刚果王国,现今两个刚果均属于刚果王国。这个刚

果王国非常强盛,能与同时代盛产黄金的马里帝国相提并论。

他们土壤肥沃、资源丰富,纺织、炼铁、农业等行业十分发达,

百姓安居乐业,在一代代国王的统治下和平地生活。

然而,在刚果王国繁荣强盛之时,北部的欧洲社会也进行着跨越

时代的剧变。资本积累,货币需求增加,欧洲各国纷纷派遣航海家出

航,穿越茫茫海面,寻找传说中神秘的东方,企图用掠夺的形式快速

积累财富。这段时间,15世纪末-16世纪初,被称为地理大发现。

作为刚果河流域独一无二的强盛之国,刚果王国与葡萄牙建立了

贸易与外交关系。同时,葡萄牙的思想、文化逐渐向王国内部渗透。

在刚果王位继承人变迁中,新的继承者受外来思想文化影响,成为坚

定的天主教信仰者,并且借助葡萄牙人的力量平定国内混乱。

如此一来,葡萄牙在非洲大陆的地位上升,最终建立了新殖民地,

在非洲站稳了脚跟。

两国鼎立,在记下来的几十年间,人民起义,葡萄牙与刚果国王

联合镇压,国王成外人傀儡,葡萄牙人撕毁条约……战争、冲突,在两

国之间不断发生。当一方过于依赖另一方的力量,不知不觉中即已把

自己置于受对方操控的境地,让自己成为受困的金丝雀。

然而其后人饱受折磨后必将揭竿而起,利用自然在危难时刻赐予

的智慧挑拨时难,松开两国的纠缠。然而,背叛、报复、争夺、破坏,

最终又降临这片土地。

一个非洲,两个刚果

相信您看非洲地图的时候,一定有个疑问——为什么非洲有两个

“刚果”(Congo)?

一个名为“刚果共和国”,一个名为“刚果民主共和国”,一大

一小,一富一穷。为了方便区别它们,人们就以它们各自的首都来进

行划分,这就是所谓的“刚果(布)和刚果(金)”。

绿色部分为刚果民主共和国,红色部分为刚果共和国

事实上,这两个国家除了名字都带“刚果”之外(由于临近刚果

河,便都以“刚果”命名),几乎没有任何“沾亲带故”的地方。因

为历史原因,刚果(布)曾是法国殖民地,而刚果(金)曾是比利时

殖民地。

黑暗黎明:早期西方殖民入侵

构成现在两个刚果国家的民族并不唯一,相反多种多样。虽然没

有哪个民族能够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但不少民族却都属于使用“班

图语系”的“班图人”这一更大的族群概念。

▲班图人的扩张

班图人原本并不是刚果本地居民,公元前两千年左右才从刚果盆

地西北方陆续跋涉进入刚果内部并定居。最迟不晚于14世纪,现在的

刚果河河口地带出现了部落联盟性质的刚果王国。不过由于刚果古代

历史上缺乏文字记录,因此西方殖民者入侵之前的刚果历史并不怎么

清晰。

但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刚果王国的历史进程,迅速被远道而来的

葡萄牙所打断,此后的历史也逐渐明朗起来。15世纪后期,为了开拓

外部市场及获取更多香料,濒临大西洋的葡萄牙率先朝着无边无际的

大海进发,正式开启了大航海时代。

▲葡萄牙探险家在非洲其他地方刻画的标识

1482年,葡萄牙航海家迪奥戈·卡奥沿着非洲西海岸不断航行过程

中,凭借着水中泥沙含量判断出附近有一条大河,同时发现水中含盐

度极低,简直等同于淡水。当迪亚哥驶向海岸后发现了一条流量巨大

的大河,即刚果河。迪奥戈上岸后,特地立柱为证,宣示了葡萄牙的

主权。

▲迪奥哥抵达刚果河口

迪奥戈及其船队,便是有史以来最早来到刚果的西方人,而刚果

却也因为被西方人的发现,导致无数黑人被罪恶的三角贸易贩卖到美

洲大陆。

▲曾兴盛一时的刚果王国在欧洲人到来后迅速衰败,大量黑人被

卖到美洲

不过囿于刚果盆地内部的荒蛮险阻以及时代科技限制,当时欧洲

人鲜有成功深入内陆并安全返回的,因此刚果盆地内部详情长时间内

并不为众人所知。葡萄牙很长一段时间内也仅限于在刚果河入海口附

近设柱立石,并没有建立稳定的殖民地。

除了葡萄牙外,法国也积极进行非洲殖民。1776年,法国派人在

刚果河口北部的卢安果建立了天主教会。不久后,法国政府又进一步

在现在的刚果河口附近的沿海地带建设军事基地,逐步向内陆渗透。

▲刚果河流域的王国

进入工业时代后,西方列强为了进一步开拓外部市场和获取工业

原材料,对非洲产生了比以往更大的兴趣。19世纪70年代,一位名

为史丹利的探险家成功溯刚果河而上,发现了位居非洲心脏地带的刚

果盆地。至此,整个非洲大陆基本上完全被西方列强所探索。

▲1853年地图上的非洲大陆中央还显示为未探索区域

而先前在刚果河出海口立碑的葡萄牙,则并没有选择溯河而上继

续深入内陆殖民,反而选择在刚果河南岸沿海地带着重经营自己的安

哥拉殖民地。

1880年,一位名为布拉柴的海军中尉代表法国政府和地方土著势

力签订了条约,获得了当地的统治权。布拉柴在往内陆探索过程中,

在濒临刚果河的某地建立了一个小型基地,后来法国地理协会以布拉

柴的名字将该地命名为“布拉柴维尔”,也就是当今刚果(布)的首

都。

▲利文斯通瀑布(又译李文斯顿瀑布)落差过大,无法实现上下

游通航,法国和比利时不约而同在瀑布上游兴建城市

深入腹地:对刚果河流域的探索

不过葡萄牙和法国并不是唯二对刚果产生觊觎想法的国家,和利

奥波德二世和比利时对刚果的殖民掠夺相比,前两者只能算是小巫见

大巫。

19世纪工业革命出现后,刚独立的比利时由于煤炭资源丰富,因

此走上了工业发展的快车道。不但比利时钢产量大幅上涨,1880年代

达到10万吨,而且其制造的工业设备已出口到世界各地。然而小国寡

民的比利时,却并不能让当时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满意。

▲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

利奥波德二世不甘其领地仅限于狭小的比利时一地,因此一心试

图进一步获取自己利益。不过当时的美洲、亚洲、大洋洲已基本被瓜

分完毕,反而非洲内陆大多数还是未经开发的领域。

当史丹利还在非洲探险的时候,利奥波德就急不可耐地成立了

“国际非洲协会”,专门负责非洲内陆的探险。利奥波德二世听说此

事后,等史丹利从刚果返回,便立即将其招揽进自己的协会,并给予

了不少投资。不久后,史丹利在利奥波德二世的授意下,再度进入刚

果河流域勘察,而且还建立了数十个定居点和贸易战,并确立了主权

所属。为了向利奥波德二世致敬,将处于刚果河中游的金沙萨命名为

“利奥波德城”。

▲柏林会议的召开表明列强开启了瓜分非洲的热潮

但利奥波德二世在刚果河流域的殖民,也引起了法国和葡萄牙等

国的警觉和不满。为了与比利时竞争,利奥波德城对岸的布拉维柴尔

开始大规模兴建起来。1884年底到1885年上半年,为了进一步划分

各国在非洲的殖民权益和势力范围问题,刚统一不久的德国邀请了包

括英、法、葡、美、西、俄等在内的14个国家于柏林召开会议。

▲1913年欧洲国家在非洲的殖民地

这次柏林会议深入探讨了瓜分非洲的诸多问题。经过多方协商,

利奥波德二世成功得到了与会各国对建立刚果自由邦的赞同,并且和

法属刚果正式划分了边界,从此非洲版图上出现了分属不同国家统治

的两个刚果殖民地。

值得注意的是,柏林会议后法属刚果(以及法属赤道非洲)的首

府定为布拉柴维尔,但由于西方人对刚果早期的认知基本停留在河口

地区,对内陆鲜有挖掘,因此比属刚果自由邦的首府设在了下游河口

城市博马。

贪婪掠夺:比利时国王对刚果的殖民

刚果自由邦建立后,列强指定利奥波德二世担任其国王。严格来

讲,尽管利奥波德二世是比利时国王,但这时的刚果自由邦性质却是

他的私人领地,由国王进行专制统治。随着对刚果盆地内部的认知加

深和连接内陆的交通设施逐步完善,利奥波德城作为上游和下游货物

中转点的地位逐渐凸显,并逐渐升格为首府,最终形成了两地首府隔

岸相望的局面。

▲1898年金沙萨(利奥波德城)—马塔迪铁路建成,刚果河上游

货物可以通过铁路运输到马塔迪后通过河运出海

此时英法等国的部分殖民地(如加拿大),已在一定程度上实现

了自治和三权分立制度,而且当时比利时国内的民主化运动也此起彼

伏。与这些相比,刚果自由邦的政体无疑是历史的倒退。利奥波德二

世获得幅员辽阔的刚果盆地后,迅速对其展开了血腥的殖民掠夺。尽

管他口口声声表示自由邦将致力于抵制奴隶贸易,提高当地发展水平,

但实际上刚果人民却陷入了更大的苦难。

橡胶在汽车和橡胶轮胎发明后,不但价格迅速攀升,需求量也大

幅上涨,而刚果正是橡胶的重要产地。贪婪的利奥波德二世自然不会

放过这个赚钱好机会,因此他迅速采取措施压榨当地人民以获取这种

新型工业原材料。

一个刚果(金)的政府军士兵正在抽烟。刚果(金)是世界上最

动荡不安的国家之一,常年战乱

比利时人把当地的妇女、儿童或老人挟持为人质,逼迫其他人前

往采集橡胶,采集者只有完成了一定的量才能带走他们的亲人。然而

这还并不是最残酷的,利奥波德二世为了替他收集橡胶的奴隶,甚至

会将完不成任务的刚果人的手臂砍断。除了收集橡胶外,修建刚果铁

路过程中,刚果人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据说每铺设一块枕木,便有

一个刚果人死去。

▲一位无法满足橡胶采收配额的刚果父亲凝视其5岁女儿遭砍下

的手和脚

利奥波德二世在刚果翻下的罪恶,可谓是罄竹难书,当时也不乏

具有正义感之士站出来揭露他的罪行。在外部舆论压力之下,1908年,

利奥波德二世被迫放弃了自己对刚果自由邦的所属权,将其转让给比

利时政府统治,废弃了原些比较残暴的政策,给予较为温和的统治。

同时刚果自由邦也改名为“比属刚果”。

▲1906年把利奥波德二世比喻成缠绕着黑人的橡胶藤的讽刺画

法属刚果则被纳入法属赤道非洲联邦管辖,由于法国在当地兵少

将寡,所以以“绥靖”政策为主,虽然偶尔也有武力征服,但总得说

来并不如刚果自由邦那样血腥。

有鉴于此,在二战期间,法属刚果甚至选择加入了自由法国,作

为反法西斯同盟的一员奋战,而布拉柴维尔也一度是自由法国的象征

性首都。法比两国对刚果人的分治,也在地理之外,另外造就了这两

块殖民地在政治上的隔阂,最终使得两国在二战后民族独立热潮时,

没法建立个统一的国家。

▲庆祝刚果(利)独立的标语

二战以后,亚非拉地区掀起了民主化浪潮和民族解放浪潮,英法

比等老牌殖民列强对自己属下殖民地的掌控力越来越弱。刚果人民的

民族意识也在此间得到觉醒,反抗帝国主义势力殖民的斗争此起彼伏。

比属刚果和法属刚果分别于1960年6月和8月宣布独立。有意思

的是,这两个国家最初的国号均为“刚果共和国”,并且几乎在同一

时间加入了联合国。世界上为了区分这两个同名国家,便会在其国名

之后附上首都简称,刚果(利)和刚果(布)。

两国独立后,亦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刚果(布)奉行亲苏的社会

主义,一度更名为“刚果人民共和国”,后来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国

内形势变化,90年代实行多党制,恢复使用“刚果共和国”的国号。

但后来在1997年,因总统候选人之间的争执,引起了内战。内战不仅

导致近万人死亡,也撕裂了社会。

▲时至今日,刚果(布)的政局和社会仍不能完全稳定下来,时

有战乱。图为2012年,逃离战争地带的难民

由于曾长时间是比利时国王的私人领地,刚果(利)的殖民气息

很重,渗透社会各领域,包括首都称为利奥波德城。为了清除殖民遗

迹,以及防止和对岸国家混淆,通过政变上台的蒙博托总统将首都更

名金沙萨 [国际上改称刚果(金)],国家改名为扎伊尔共和国。他在

任时贪污腐败现象严重引起人民不满,最终被国内反对势力和国外势

力联合推翻,并恢复了“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国号。

▲导致蒙博托的统治被推翻的“第一次刚果战争”,叛军获得东

边邻国的支持

让人费解的是,虽然都有不幸的过去,但两个刚果目前的情况却

完全不同。

两个刚果以刚果河为界,其各自的首都布拉柴维尔和金沙萨隔河

相望

刚果(布)社会相对稳定,是非洲这块混乱、贫穷的大陆上为数

不多的和平国家;而另一方面,一河之隔(刚果河)的刚果(金)却

是联合国认定的“世界最不发达的10个国家之一”以及“世界最危险

的国家之一”,几十年如一日的战乱已经彻底摧毁了这个国家的未来。

刚果(金)政府军在清剿叛军

比起刚果(布),刚果(金)的历史与故事更具传奇性和启发性,

也更为悲惨与发人深省。今天的刚果(金)堪称“人间地狱”,人类

发展指数仅0.33(低水平),基建水平落后到90%的地区尚未建立健

全的水电、医疗体系,更别提互联网以及现代服务设施。

刚果(金)首都金沙萨

与此同时,由于恶劣的生活条件和落后的医疗体系,刚果(金)

的国民人均寿命仅45岁;羸弱的经济发展,让刚果(金)的失业率高

达70%;脆弱的教育体系无法承载过多的人口,其受教育率仅12%,

也就说,你在大街上随便拉个人,可能都不识字。

为了躲避内战而流亡的刚果(金)人

最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刚果(金)的孩子们最常出现的地方不是

教室,而是战场。是的,刚果(金)是世界上“娃娃兵”最为泛滥的

国家之一,大量反政府武装力量为了补充兵员,甚至不惜掳掠未成年

的儿童入伍。

刚果(金)娃娃兵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共有25-40万童子军,其中刚果有超过10

万名未成年人沦为“娃娃兵”,他们之中40%是女孩,60%是男孩,

平均年龄只有12岁,阵亡率却远远超过成年士兵。

索马里政府军士兵正在向孩子们展示如何使用武器

如此的惨状,在这个国家依旧周而复始、

无日无夜地发生着,不胜枚举。

在刚果(金)的巴基斯坦维和部队和中国维和部队女兵。持续的

混乱局势,让联合国维和部队常年驻扎刚果(金)

然而最令人费解的是,刚果(金)同时也是非洲自然资源最丰富

的国家,辽阔的国土蕴藏着无限的矿产。无论是黄金、钻石、银这些

的贵金属矿产,还是森林、石油、天然气这类的消耗性资源,刚果

(金)的储量通通是世界前列,因此素有“世界原料仓库”的美名,

然而与此同时,由于连年内战、极度的贫穷与落后,刚果也被西方媒

体称之为“非洲最失败的国家”。

刚果河边的刚果渔民

刚果(金)人的平均日收入会惊得你怀疑

人生,只有2美元(约12元)。

世界上最贫穷的十五个国家示意图(数据来自联合国)

在西方的语境中,“刚果”一般指代“刚果共和国”,而在中国

的语境中,“刚果”则默认代表“刚果民主共和国”,也许是类似的

历史过往,中国人总是习惯以同理心来看待非洲大陆的苦难,那么这

次我们就聊聊这个“非洲之心”——刚果(金)。

尽管非常贫穷,但刚果(金)人却非常热衷于穿着从欧洲淘来的

廉价西装走街串巷,已然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观

“非洲的心脏”,还能否跳动?

刚果(金)位于非洲中部,其所在的区域是世界上规模仅次于亚

马逊雨林的第二大热带雨林地区——刚果雨林,丰富的降水、充足的

温度、储量巨大的矿藏资源,让刚果(金)所坐拥的刚果盆地非常之

富饶,几乎是随便插点什么都能长得枝繁叶茂。

刚果河几乎覆盖了整个刚果盆地

刚果(金)是老天赏饭吃的典型,其国土面积足足234.4万平方

千米(略小于新疆+青海),非洲第二大;人口高达8500万人(约等

于四川),全国散布着多达254个民族,其中班图(Bantu)人约占

80%,是刚果的主体民族。

一位来自刚果(金)的女模特获得了国际选美大赛冠军,她是班

图人,而班图人也是非洲人口最多的民族

据估计,刚果(金)的资源经济总量超过100万亿美元,是美国

GDP的5倍,然而现实很骨感,它的GDP仅仅490多亿美元(略高

于江苏张家港市),人均GDP更差,只有闻者落泪的570美元(约中

国5%)。

刚果(金)行政区划

与此同时,面积只有34万平方公里、人

口只有530万的刚果(布)的人均GDP却接

近刚果(金)的四倍。

一个非洲,两个刚果

虽然两个刚果在历史上并非属于一个文明,其民族构成也多种多

样,但“称霸天下”的都是班图人,这个班图人是非洲人口最多、旁

系最大的民族。目前认为,班图人起源自撒哈拉沙漠西部,在公元前

2000年左右开始向非洲南部大规模迁徙。

迁入刚果的那支班图人,建立了一个类似部落联盟的“刚果王国”

(“刚果”的意思是“山坡”),这是刚果历史上唯一可考的班图人

政权,由于史料匮乏,14世纪之前的刚果历史几乎没有。

鼎盛时期的刚果王国版图(有争议)

可以确定的是,这个刚果王国曾经确实很强盛,在非洲这块只有

部落的地方,这是一个比较接近中央集权的封建王国,它真的有国王,

有朝廷,而不是只有部落酋长的“过家家”。15世纪,刚果王国走向

鼎盛,征服了不少民族,成了非洲历史与“桑海帝国”并称的罕见

“大帝国”。

迪亚士,葡萄牙航海家,新航路开辟的主要人物

但各位别忘了,15世纪也是“新航路开辟”的世纪,这个世纪不

属于非洲人,而属于欧洲人。当时,葡萄牙人是最早发现刚果的西方

殖民者,1483年葡萄牙人迪奥戈及其船队在非洲西海岸地区发现一条

大河,并溯源而上,自此刚果在世界地图上有了位置。

葡萄牙殖民者在刚果一处石壁上刻下的“领土宣誓”

一开始,葡萄牙殖民者并没有能力殖民非洲内陆,甚至表示愿意

和刚果王国建交,互通商贸,还顺便带了几个刚果贵族去葡萄牙首都

里斯本参访。

若昂二世,葡萄牙新航路开辟的主要领导者,葡萄牙历史上最重

要的君王之一

这一参观不得了,刚果人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眼见欧洲城

市的富裕与发达,恨不得全盘欧化,于是刚果居然选择以天主教为国

教,刚果国王甚至崇拜葡萄牙到了把自己名字都改成了“若昂”(葡

萄牙国王之名)的地步。

1494年,葡萄牙和西班牙签署《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瓜分世

界,规定深色区域归西班牙,浅色归葡萄牙

16世纪,葡萄牙和刚果之间的商业、文化交流愈发密切。

刚果王国充其量还是个“奴隶制社会”,因此奴隶贸易非常兴盛,

贵族间经常互相征伐,掳掠人口用以贩卖。这让葡萄牙人欣喜若狂,

因为在世界另一端的美洲,急缺劳动力。因此,顺水推舟一般,葡萄

牙殖民者在刚果国王的允许下开始进行罪恶的“刚果黑奴贸易”。

19世纪,刚果的运奴船

1506年,刚果国王阿方索一世甚至直接宣布“由忠诚的葡萄牙挚

友负责奴隶贸易”,在这样的利益关系驱使之下,葡萄牙人乐此不疲,

而刚果贵族亦从中牟取暴利。但好景不长,久而久之,葡萄牙殖民者

厌倦了“中间商”,开始不经过刚果国王,强行掳走刚果人充当奴隶。

刚果(金)的一户人家

最要命的是,葡萄牙人也开始直接占领刚果王国的土地,开辟为

殖民地,气得阿方索写信给葡萄牙国王,结果当然是“拳头说话”更

好使,葡萄牙人完全不怕刚果国王,愈发肆无忌惮地掠夺。而刚果国

王也从一开始的“严词拒绝”,到后来的“无可奈何”,再到“无所

谓”。

曾经的刚果国王

1568年,刚果爆发奴隶大起义,眼看就要兵临王城之下,无能的

刚果国王阿尔瓦罗脚底抹油溜了,为了平叛,这哥们不惜引狼入室,

请求驻扎在西部的葡萄牙殖民军帮他平叛。这下子葡萄牙人可乐坏了,

正愁没机会干涉刚果内政。

刚果河中有大量的刚果鳄

如此一来,刚果国王彻底沦为了葡萄牙人的傀儡,而所谓“刚果

王国”也成了“洋人的朝廷”。

清政府直呼内行。

1622到1769年,由于葡萄牙人的入侵和内乱,刚果王国由盛转

衰,旷日持久的战争摧毁了曾经富饶繁荣的王国,为了打走葡萄牙人,

刚果人又请来了荷兰人,结果不是两败俱伤,就是谁都没捞到好处。

1769年,葡萄牙人终于玩不下去了,拍拍屁股走人了,退到了安

哥拉,自此放弃了刚果。

卢安果是法国人于刚果河流域建立的殖民地

但这并不意味着刚果自此过上了和平幸福的日子,因为新的殖民

者旋即闻风而来。

这一次,可不止是为了奴隶贸易,而是为了更大的欲望——矿产、

土地、人口以及无穷的资源。1776年,法国人开始探索刚果河,英国

人也随之而来。但当时刚果重重叠叠、不见天日的热带雨林仍然让欧

洲人望而生畏,因此对刚果的殖民仅限于沿海地区,无法深入内陆。

刚果河鸟瞰图

正当英法为了争夺刚果的殖民权而大打出手的同时,谁也没想到,

一个欧洲不起眼的小国居然笑到了最后,那就是——1831年才从荷兰

独立的比利时。19世纪,欧洲正经历工业革命,对工业原料以及倾销

市场近乎狂热的追求,不断让各国探险家逐步深入非洲内陆。

比利时国旗(和德国国旗高度相似)

1871年,美国探险家斯坦利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刚果盆地内部,最

终绘制了详细的地图,当他欣喜若狂地把消息带去伦敦时,却被英国

人嗤之以鼻,当时的英国人正忙着在欧洲争霸,没有工夫搭理一个什

么所谓“刚果”。

斯坦利(中)及其探险团队

斯坦利紧接着又游说了不少欧洲强国,结果都是碰了一鼻子灰。

而历史就是这样奇妙,人微言轻的比利时却抓住了机会。1875年比利

时国王组建了“国际刚果协会”,全力资助斯坦利的殖民活动,从

1879到1894年,比利时以威逼利诱、战争谈判等各种方式一步步吞

并刚果。

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都惊呆了,谁也

想不到,弱小的比利时居然一口吃成了大胖子。

利奥波德二世,比利时国王

与此同时,法国人没有比利时的魄力,他们止步于刚果河西部,

并建设一座军事基地,这座军事基地后来发展成了一座城市,它的名

字叫作“布拉柴维尔”,这就是刚果(布)的由来。

布拉柴维尔

但比利时的成功,让法国人很不爽,1884年柏林会议之后,最终

在德国和英国的居中调停之下,法国和比利时“握手言和”,以刚果

河为界,划分法属刚果和比属刚果。欧洲人就这样子决定了远在千里

之外的非洲的命运。

1884年,欧洲列强围绕非洲殖民地的归属问题召开了柏林会议

有人可能会好奇,为什么欧洲列强都愿意

让弱小的比利时占据那么大一块殖民地呢?其

实很简单,因为刚果正好地处德国、英国、法

国、葡萄牙等欧洲强国的非洲殖民地的中间,

就是所谓的“缓冲区”,交给没啥实力的比利

时,再好不过。

刚果(金)的难民们

结果您猜怎么着?实力不咋强的比利时,却远远比法国人和葡萄

牙人还要凶狠,他们对刚果展开了血腥无比、惨无人道的剥削,强迫

刚果人在种植园或矿场劳作,如果无法完成任务,便砍去他们的双手

双脚,200多万人失去手脚,在修建刚果铁路的过程中,40多万人死

亡。

当时欧洲画家笔下讥讽比利时国王的漫画

有人说到“每一段刚果铁路的枕木下面,

都有一具刚果人的尸体”。

贪婪的比利时人疯狂地压榨刚果,甚至引起了欧洲人自己的反感,

他们将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称为“比利时毒蛇”。1908年迫于英、法、

德的压力,利奥波德放弃了将刚果作为他个人的私有财产,而让比利

时政府管辖,虽然温和了许多,但仍然非常不人道。

一个刚果渔民

河对岸的法国人也没好到哪去,但大体上保持了“温和”,因此

二战时期,法属刚果还选择了加入自由法国,与维希法国(德国扶持

的傀儡政府)作战。

二战时期的法属刚果士兵

二战结束后,旧殖民帝国体系彻底瓦解,美苏崛起,轰轰烈烈的

民族解放浪潮席卷世界。1960年,两个刚果相继独立,走向了完全不

同的道路。当时,刚果(布)倒向了苏联,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而

刚果(金)倒向西方,自独立伊始却陷入了无休无止的第一次内战。

1960年,刚果独立

刚果(布)的故事告一段落了,而刚果(金)的战乱才刚刚开始,

殖民者走了,谁来管理国家的问题激化,大量政见不同的军阀陷入混

战。1965年,出身行伍的蒙博托上台,刚果(金)进入军政府时代。

当刚果(金)人民以为拨云见日的时候,殊不知噩梦刚刚开始。

蒙博托

蒙博托在去殖民化确实有点贡献,比如他于1966年将首都改回

“金沙萨”的老名字,但也仅限于此。他执政的32年,堪称是“刚果

历史上最黑暗的岁月”。

他将国企通通变成自己的私产,并将资源出口的95%的利润收入

自己的腰包,仅1970年,他通过贪腐所获非法收入达到了惊人的

8000万美元,而70%的刚果(金)人却连吃饭都成问题。因此,他和

乌干达的阿明、中非博卡萨并称“非洲三大暴君”。

刚果(金)政府军

同时,他的排除异己、民族压迫政策也让刚果(金)人如同生活

在水深火热之中,大量反政府武装开始揭竿而起,1997年第二次刚果

内战终于爆发,彻底失控的内战打得刚果(金)一片萧条,540多万

人死亡,1000多万人沦为难民,经济损失不可估计。

由此,刚果内战与塞拉利昂内战一并被称

为“世界上最残酷的内战”。

刚果是资源仓库,它的内战很快让乌干达、卢旺达、苏丹、乍得、

安哥拉等8个非洲国家牵扯其中,除此之外,还有无数西方雇佣军参

战,由此也得名“第一次非洲世界大战”。结果令人啼笑皆非,刚果

(金)的内乱居然便宜了资源匮乏的卢旺达和乌干达。

仅2000年,从刚果掠夺而来的矿石的出

口就为卢旺达其创造了2亿4千万美元的收入。

2003年内战结束,为了维持秩序,联合国向刚果(金)派出维和

部队,中国人的身影第一次出现在刚果(金)。但维和部队只能维持

大体上的和平,直到今天,冲突一直还在持续,谁也没办法制止。

2003年,联合国第一次向刚果(金)派遣中国维和部队

尽管两个国家都以刚果为国名,且各大族群语言相似,但长时间

内均以部落联盟形式存在,并没有形成一个民族共同体。

更何况,刚果盆地内的大小民族对于实现国家独立解放的目的虽

然基本一致,但对于如何团结一致、如何分配利益,因民族隔阂而始

终难以达成共识。这也使得两个刚果从古至今就没有诞生过一个统一

的民族主义情绪。事实上,早在19世纪,刚果人反抗外来侵略时就出

现了各自为战的现象。

▲刚果反对军在第一次刚果战争被卢旺达扶持,但扶持上台的总

统对卢军不肯搬离产生猜忌,强制驻军撤出,引发的第二次刚果战争

牵涉多国,人民流离失所

既然两个刚果独立前后,并没有衍生出一个凌驾于两个刚果之上

“大刚果”民族主义情绪,且两个国家的政局一直动荡不安。刚果

(金)作为面积更大的国家,民族成分复杂,国内分离势力强大,内

战、混乱频发,连国内形势都没搞定,那么即便对隔壁有什么领土想

法,也无法付诸行动。

历史上列强无视非洲民族分布而肆意划分疆界的例子,不在少数,

也因此引发了不少非洲国家在独立之后的分裂问题和国际纠纷。不过

对两个刚果而言,虽然它们都以刚果河得名,也以刚果河为国界,但

当下的两国,总体在外交上保持着友好的合作关系。

两国不同的发展命运

两个国家虽由古老的刚果王国发展而来,都以“刚果”命名,当

今的发展现状可是差异悬殊。

在土地面积方面,刚果(金)面积234.5万平方公里,而刚果

(布)面积为34.2万平方公里,仅为刚果(金)的1/7。在人口方面,

刚果(金)也远远超过刚果(布)。

如此看来,刚果(金)地大人多,一定会是两国中的强者,但其

实不然。刚果(金)社会动荡不安,连年内战。百姓长期处于逃难途

中,吃穿住行质量极低,民间艺术文化遭到毁灭性打击。在这种情况

下,又如何召集人民安定地发展工业呢?

因此,土地广,却只能任其荒芜,风吹日晒无人打理;人口众多,

却只能在连年冲突中浪费青春,良好劳动力不助工业。因此,发展落

后的刚果(金)至今仍未脱离世界不发达国家行列。

刚果(布)则不同,国家积极开发资源,依靠石油和木材等,在

经济发展远超刚果(金)。而这两个国家,仅仅是一条河的距离。现

如今,坐上当地快艇,仅10分钟就能从一个国家到达另一个国家。

相隔如此近的两个国家,他们的发展竟如此天差地别,也是令人

唏嘘不已。

人类的历史如套环巡回往复,过去的事遥远陌生,但在将来依然

会发生。就像几百年前刚果王国与葡萄牙的斗智斗勇,几十年前刚果

(金)内部因两个人种爆发的史无前例的大屠杀,历史曲折前行,总

有几处能看到前人古事的影子。

在文明日益进步的今天,我们仍要回望过去,在众多熟悉事物的

背后,含藏一段苍老的故事。

● 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金)】的国家概况介绍

● 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金)】历史发展阶段简介

● 刚果共和国【刚果(布)】的国家概况介绍

● 刚果共和国【刚果(布)】历史发展阶段简介

● 刚果民主共和国历史的简介


更多推荐

刚果,非洲,国家,刚果河,葡萄牙,比利时,国王,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