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日发(作者:)

郯城县新村乡为何被称为“天下银杏第一乡”

新村乡隶属山东省郯城县,郯城县为春秋战国时期的郯国故

地,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传统文化,人杰地灵,物产丰富。

秦置郯县,唐元和年间始称郯城县。汉代东海郡治所即在郯

城。古郯文化源远流长。春秋时期郯国国君郯子曾两度朝鲁。

史书载“孔子师郯子”、“郯子鹿乳奉亲”、郯子与学者程

子“倾盖而语”的故事传为千秋佳话。除国君外,历史上还

出过皇后、宰相、大科学家、大文豪数名之多。至于新石器

文化遗址,齐魏马陵之战、东海孝妇故事、孔登临望海楼、

清乾隆皇帝南巡,曾六次驻跸郯城等历史古迹、轶闻传说不

胜枚举。

郯城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总面积这1307平方公里,人

口97万人,南东与江苏邳州、新沂、东海三县市交界,北、

西与临沂市之临沭、河东、罗庄三县区接壤。马陵山绵延东

境,沂沭河贯穿南北。距陇海、兖石铁路均不足40公里,距

临沂、连云港、徐州机场分别在60和100公里。205、301

国道、京沪高速公路及拟建中的哈长铁路在境内纵横交错,

可谓四通八达。

郯城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年平均气温13.2℃,年均

降水量843毫米,年均日照2425小时,无霜期206天。四季

分明,气候宜人,绝大部分土壤属中性,深厚肥沃。适合各

种树木和粮菜作物的生长。新村乡广福寺有一株枝叶茂盛、

郯都网 HTTP:// CCXY

伟岸高大的银杏树,据史书载,该树植于西汉永光(公元前

43至39年),树高37.6米,直径2.24米,当地老百姓称之

为“老神树”。 郯城银杏发展的鼎盛时期在清末民初,

当时年产白果大约在300万公斤以上,收购季节沂河舟舶堵

塞,帆桅锚动,远运苏、杭、沪、嘉。一诗人曾写道“出门

无所见,满目白果园。屈指难尽数,何止株千万!根蟠黄泉

下,冠盖峙云天。干粗几合抱,猿猱愁攀援”。具体生动的

描绘了当时银杏园林的盛况。20世纪八十年代初,银杏的特

殊功能引起世人的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抓住

银杏生产的大好机遇,带领全县人民大力发展银杏生产。

迄今,银杏栽植面积已达12.2万亩,定植银杏130万株,

其中结果树10万余株,在沂河沿岸的新村、重坊、马头、胜

利等乡镇形成大面积连片的银杏园林,年产银杏2000吨,青

干叶4000吨,成为当地的一大支柱产业,银杏叶、果、苗的

年收入达到3—5个亿之多。继之,加工业迅速兴起。现在,

每年可向社会提供优质银杏叶4000吨,一级银杏果1000吨,

速冻白果仁200吨,保鲜白果仁200吨,银杏烘干果200吨,

白果粉100吨,银杏罐头200吨,银杏叶茶200吨,银杏GBE

产品5吨。”。据统计,全县百年生银杏大树足有2万株之

多。郯城县新村乡无论银杏叶叶、银杏果产量还是银杏树栽

培面积,在全国都名列前茅。1999年新村乡被国家定为中国

银杏销售基地“中国银杏之乡”

郯都网 HTTP:// CCXY


更多推荐

郯城县,新村,历史,全县,东海,山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