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日发(作者:)

税法公式大全

增值税

一、 境内

1、 税额=销项税-进项税

2、 销项税=销售额*率

3、 视销征税无销额,(1)当月类平均;(2)最近类货平均,(3)组税价=成本*(1+成利率)

4、 征增税及消税:

组税价=成本*(1+成润率)+消税

组税价=成本*(1+成润率)/(1-消率)

4、含税额换

不含税销额=含税销额/1+率 (一般)

不含税销额=含税销额/1+征率(小规模)

5、 购农销农品,或向小纳人购农品:

准扣的进税=买价*扣率(13%)

6、 一般纳人外购货物付的运费

准扣的进税=运费*扣除率

**随运付的装卸、保费不扣

7、 小纳人纳额=销项额*征率(6%或4%)

**不扣进额

8、 小纳人不含税销额=含额/(1+征率)

9、 自来水公司销水(6%)

不含税销额=发票额*(1+征率)

二、 进口货

1、 组税价=关税完价+关税+消税

2、 纳额=组税价*税率

三、 出口货物退(免)税

1、“免、抵、退”计算方法(指生产企自营委外贸代出口自产)

(1)纳额=内销销税-(进税-免抵退税不免、抵税)

(2)免抵退税=FOB*外汇RMB牌价*退率-免抵退税抵减额

**FOB:出口货物离岸价。

**免抵退税抵减额=免税购原料价*退税率

免税购原料=国内购免原料+进料加工免税进料

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组税价=到岸价+关、消税

(3)应退税和免抵税

A、 如期末留抵税≤免抵退税,则

应退税=期末留抵税

免抵税=免抵退税-应退税

B、 期末留抵税>免抵退税,则:

应退税=免抵退税

免抵税=0

***期末留抵税额据《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期末留抵税额”定。

(4)免抵退税不得免和抵税

免抵退税不免和抵税=FOB*外汇RMB牌价*(出口征率-出口退率)-免抵退税不免抵税抵减

免抵退税不免和抵扣税抵减额=免税进原料价*(出口征率-出口货物退率)

2、 先征后退

(1) 外贸及外贸制度工贸企购货出口,出口增税免;出口后按收购成本与退税率算退税还

外贸,征、退税差计企业成本

应退税额=外贸购不含增税购进金额*退税率

(2) 外贸企购小纳人出货口增税退税规定:

A、从小纳人购并持普通发票准退税的抽纱、工艺品等12类出口货物,销售出口货入免,

退还出口货进税

退税=[发票列(含税)销额]/(1+征率)*6%或5%

B、 从小纳人购代开的增税发票的出口货:

退税=增税发票金额*6%或5%。

C、 外企托生企加工出口货的退税规定:

原辅料退税=国内原辅料增税发票进项*原辅料退税率

消费税

一、 境内生产

1、从价定率纳税

应税品的销售额*税率

***销额=价款+外费,承运发票及纳税人转交发票给购货方不计

2、从量定额纳税

应税品的销售量*单位税额

3、混用两法征税

应税销售量*定额率+应税销售额*比例率(适:卷烟、粮食及薯类白酒)

4、卷烟从价定率

某牌格卷烟核定价=该牌格卷烟零售/(1+35%)

5、 换生产消费料,入股、抵债应税品

纳税人同类应税品的最高销售格为计税依据计算消费税

6、准扣外购应税品已纳税款

已纳税=准扣外购应税品买价* 适用率

准扣外购应税品买价=期初存买价+购进买价-期末存买价

7、产销达低污小轿越野小客减30%的消税

应征税=法定率计消税*(1-30%)

8、自产用没同类

组税价=(成本+利润)/(1-消率)

应纳税额=组税价*税率

利润=成本*全国平均成本利润率(给)

二、委托加工

1、没同类

组税价=(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率)

应纳税额=组税价*税率

2、应税品由受托方代收代缴,收回连续生产

准扣委加的应税品已纳税=期初存已纳税+收回的委加已纳税-期末存委加已纳税

二、 进口


更多推荐

出口,应税,退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