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9日发(作者:)

关于学校安全通知6篇

学校安全通知 篇1

各处室、级部、班级:

五一节将至,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安全管理,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五

一节”放假期间师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加强对学生在五一节期间安全教育,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各班级要在放假前对学生进行一次安全知识教育,主要针对节假日期间学生

外出活动安全、交通安全、防火安全、饮食安全等开展教育,并签订《安全保证

书》。要重点加强防溺水安全教育,教育学生自觉远离有危险性的水域,教会学

生正确的紧急救助方法,一旦发现同伴落水,要立即呼叫成年人施救,千万不盲

目要下水救援,防止出现多人溺亡的事故。4月26日,安徽寿县一小学,因1

名学生在河边洗脸落水,其他4名学生下水施救,造成了5名学生同时溺亡的悲

剧,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同时要教育家长进一步增强节假日对孩子的监护

意识,把孩子的安全放在心上,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不要带子女在池塘、水

库、河道等危险性较大的地方玩耍,严防假日学生安全事故发生。

二、加强五一节期间学校安保工作,确保学校的财产安全

要严格按照《学校五一节值班安排》进行值班,执行节日期间的24小时值

班制度,学校领导要亲自带班,确保联络渠道畅通,要完善各种应急预案,密切

掌握各种安全动态,发生安全事故以及突发性事件要在做好工作妥善处理的同

时,立即按规定上报,不得隐瞒不报、迟报、漏报。加强对监控系统和报警系统

的检查,必须保证每个监控点都正常工作,要加强值班巡视,严防偷盗事故发生,

确保学校财产安全。

五一节后学校调整作息时间,要及时采用书面的形式通知家长,并与家长签

订安全监护责任书,要求家长切实履行好监护职责。

学校安全通知 篇2

各市、县、自治县教育(教科)局,省农垦总局教育局,洋浦经济开发区社

会发展局,各高等学校、省属中等职业学校、厅直属中学:

目前,全国和我省均进入汛期,防汛防台风形势异常严峻,加强防汛工作任

务十分繁重,学校 安全工作通知。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汛期学校

安全工作的通知》的精神,为切实做好教育系统防汛工作,确保师生、校园安全,

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汛期学校安全工作

各市县(单位)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加强汛期学校安全作为一项重要工

作摆上议事日程,“一把手”负总责,建立防汛安全岗位责任制度、信息通报机

制和工作协调机制,主动加强与气象、国土、水利、民政等部门的联系配合,及

时发现、解决防汛备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根据区域内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分

布特点和可能对学校产生的影响,早准备、早部署,把汛期学校安全工作抓系抓

实。

二、完善防汛应急预案和防汛工作制度

各市县(单位)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针对灾害情况,按照教育系统自然灾

害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进一步完善防汛工作预案,落实人员和物资

保障,明确预警信号、警示标志、疏散转移路线、安置地点、应急联络等措施,

加强防汛安全演练,工作总结《学校 安全工作通知》。汛情发生后,要迅速启

动应急预案,可视情采取调整上课时间或停课、组织转移学生到安全地域等必要

措施,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三、加强安全排查

各市县(单位)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在汛期来临之前组织力量对各级各类

学校的校舍及水电管网设施等进行一次全方位安全排查,及时消除和整改各类安

全隐患。针对汛期到后极易造成基础浸泡、下陷、墙体酥松透水等新的不安全因

素,要组织专业人员对校舍进行排查鉴定,及时化解不安全因素,不得使用存有

安全隐患的校舍。山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周边的学校要重点做好山洪、泥石流等地

质灾害的防范工作

四、切实加强汛期安全教育

各市县(单位)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组织各级各类学校利用广播、板报、

讲座等各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汛期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和自救自

护能力。要重视学生字上学、放学途中的安全,加强暑期安全教育,通过有效方

式进一步提醒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监管,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请各市县(单位)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随时关注天气变化,科学判断并密

切跟踪灾害发生发展情况,重要情况及时报告。

学校安全通知 篇3

各直属学校、乡镇(街道)教辅室、有关义务段寄宿制学校:

为进一步营造良好校园环境,贯彻传达__省、__市、__市有关文件和会议精

神,经研究,决定召开学校安全工作会议,现将会议通知如下:

一. 参加对象:乡镇(街道)教辅室主任,全市寄宿制学校(高中、初中、小

学)分管安全工作的副校长。

二. 会议时间与地点:8月27日上午9:00—11:00;__市城区职校。

三. 请与会同志安排好工作,原则上不准请假,注意来回途中交通安全。

四. 参加会议的同志请将《学校消防安全承诺书》(详见教育信息网通知公

告栏中(关于印发《__市教育局火灾防控工作方案》的紧急通知)),承诺书盖好

公章和单位负责签字后,在当天与会时上交。

五. 由于27日上午城区职校有近500人考试,校内停车位紧张,请参加会

议的车辆统一停放在教育局内。

__教育局

8月25日

学校安全通知 篇4

各党总支、校属各单位:

为扎实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定于x月15日(周四)下午2:30,在新校区办公

楼第四会议室(302室)召开学校安全工作会议。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会人员

1.各教学院(系、部)总支书记、两办主任及治安消防管理员;

2.机关各部门治安消防管理员;

3.重点部门(后勤服务集团、基建处、网络信息技术中心、图书馆、老校区

综合办、校产中心、学生处、团委、实训中心)负责人、办公室主任及治安消防

管理员。

二、会议要求

1.各部门负责人负责通知本部门与会人员准时参加,做好签到工作,不得迟

到早退;

2.与会人员自带文件(见OA);

3.如有其他原因不能到会,请向主管安全的副校长请假。

保卫处

12月14日

学校安全通知 篇5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有关部门关于加强年度学校安全工作的精神,结合我

市学校后勤工作的特点和现状,尤其是学校食堂、小卖部、饮用水、住校生、校

园环境、设施设备等方面在学校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全市学校后勤管理人员和

从业人员都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警惕心,并切实做好以

下几方面的监督管理工作:

1、切实开展校园后勤安全隐患排查整顿工作

各校要有组织、有领导、深入细致的开展后勤安全隐患定期排查工作,主要

是针对学校后勤设施设备的使用有无安全隐患、所有操作流程及管理方法是否符

合规范和制度的规定、各项安全防控措施是否落实到位。

2、全面落实校园后勤安全责任

学校要建立起后勤安全责任管理机制,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进一步加强食

堂、住校生、小卖部、饮用水、环境卫生、设施设备等后勤管理人员、从业人员

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并按照安全责任管理的相关原则进行层层分解、层层落

实,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有责任的管理体系。

3、抓好后勤从业人员业务培训和思想政治工作

各校要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定期对有关管理和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学习,不

断提高服务水平、时刻保持安全意识。详细掌握所有后勤管理、从业人员的工作

经历、思想动态,及时发现、排解各类隐患。

4、加强学校食堂安全管理工作

学校食堂要重点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从业人员管理、环境卫生、加工操

作、原料贮存、索证索票、清洗消毒、试尝留样等工作。严禁加工制作冷荤凉菜、

豆角(四季豆)、皮蛋、发芽土豆、鲜黄花、野生菌等高风险食品;严禁采购、

贮存、使用亚硝酸盐、地沟油等原料。

5、加强学校饮用水安全管理工作

对于提供桶装水的学校,要落实采购索证制度,并定期对饮水机进行清洗消

毒;使用二次供水的学校,要严格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做好日

常管理;使用集中式供水的学校要定期进行设施设备和管网的检修。

6、加强传染病防控管理工作

各校要针对传染病流行特征,对师生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要严格

落实健康教育课时,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7、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生活设施管理工作

各校要加强校园、校舍、教学设施、生活设施等各类基本卫生条件的.检查

维护。

8、加强后勤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工作

要严格执行非学校后勤管理、从业人员严禁进入后勤工作场所的规定,尤其

是必须严禁进入食堂操作间、小卖部及库房、饮用水管水点、宿舍等重点安全防

范部位,并切实做好以上部位在非工作时间的安全防范措施。

9、加强对村点校、民办校(园)的后勤安全监督管理。

对不符合安全规范的,要及时监督其整改到位。

学校安全通知 篇6

各学院、工业中心:

根据学校稳定安全工作安排,为维护正常校园学习、生活秩序,请认真分析

当前学校稳定安全工作形势,认真排查影响学校稳定安全各种因素,进一步加强

对重点学生关注和引导,学校近期安全工作通知。具体要求如下:

一、各学院要分批、分层次召开班会、年级大会、学生干部会议、信息员会

议、相关人员座谈会等,切实解学生思想状况,从不同方面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进行认真、彻底摸底、排查和分析,对排查中发现安全事故隐患立即采取措施整

改。

二、各学院学生工作干部积极深入学生班级、宿舍等学习生活场所,切实解

学生状况,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尤其对需要重点关注九类学生要安排专人通过

个别交谈方式进行耐心细致说服教育。

需要重点关注九类学生:

1、尚未联系到工作毕业生;

2、毕业班中结业学生、不能取得学位证学生;

3、家庭经济贫困学生;

4、未交清学费学生;

5、生源地贷款学生;

6、学籍处理学生;

7、心理有问题学生;

8、在外住宿学生;

9、沉溺网络学生。


更多推荐

学校,工作,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