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6日发(作者:)
通货膨胀的成因、危害与解决方法
一、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
西方经济学认为通货膨胀主要有三种类型:需求拉动型、成本推动型和结构
性通胀。当前我国出现的通胀压力加大的原因并不是单一因素所引起的,是多种
因素共同作用的混合型通货膨胀。
(一)货币供应量
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论认为在货币数量与物价及货币价值变动之间存在着
一种因果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价水平的高低和货币价值的大小由
一国的货币数量所决定。货币数量增加,物价随之正比上涨,而货币价值则随之
反比下降。根据货币数量论的观点,通货膨胀的最终原因必然是货币供应超过了
社会的货币需求。
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中国货币政策由原先较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转为宽松
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复苏。宽松的货币政策必然造成市面上的资金流量过大,
流动性过剩明显。经过一个时期后,宽松货币政策对于物价指数的拉动作用就开
始慢慢出现。伴随着庞大的货币投放数量,我国的物价指数也出现了大幅的上升,
通货膨胀发生的概率大为增加。
另外,由于我国长期的贸易顺差,使得外汇储备逐年增多,导致我国的外汇
占款越来越多,从2009年10月的218454亿元增至2011年5月的243907亿元,
增长率为11.65%。外汇储备的增加导致央行基础货币的被动投放,使得当前的
流动性过剩问题更为突出,影响偏紧货币政策的效果,加大通货膨胀压力。外汇
储备的高额积累也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使我国在相当程度上陷入减轻人民币
升值压力与抑制货币供给增长难以兼顾的两难境地。
在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第一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全球广泛实
行,2010年11月美联储宣布,进一步收购6000亿美元长期国债,并将在较长
时间内维持利率于0-0.25% 的区间不变,欧洲央行、英央行、日本央行紧跟其
后,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开始实施。此举诱发了国际资金不断涌入中国经济
市场的冲动,大量的国外资金进入国内,输入性通胀压力增大。只要国外银行还
在蓄意的打压资金的利率,我国将要面对越来越多的套利资金,这就加大了通货
膨胀可能。
(二)公众预期
预期是宏观经济学的范畴之一,指经济活动者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对
当前决策有关的经济变量 ( 如价格、利率等 ) 在未来的变动方向和变动幅度
经行的预测。通货膨胀的风险很大程度上在于导致长期通货膨胀预期的上升,如
果现时的通货膨胀导致了长期通货膨胀预期上升,那将具有更大风险。在通胀的
产生初期,物价上升,如果进入了通胀预期的循环,无疑会加大人们的心里对通
胀的预期,形成“ 预期通胀”。 通胀预期一旦形成,就会促使大众提前盲目的
消费或增加金融投资的比例,这类行为又会进一步加剧物价上涨。目前在货币存
量已过量累积的背景下,社会公众对物价上涨的心理预期,增大了通货膨胀的风
险和控制通货膨胀的难度,任何外生因素对物价的冲击,都会产生较大的联动效
应。当前人们对于物价上涨的预期将增加人们的当期需求,从而成为不断推动物
价水平攀升的内在动力。通胀预期加强还会增加居民对保值商品和股票、房地产
等资产的需求,提高此类商品和资产的价格,社会调查资料显示,当前社会公众
对未来发生通胀的预期相当明显,不断上涨的房价和金价正是这一预期的明确反
映。
(三)结构性原因
经济学家希克斯认为:结构性通货膨胀是在全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处于均衡
状态下,因部门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和货币工资增长率保持一致的矛盾所引起的
物价总水平上涨。部门发展结构的不协调是结构性通货膨胀的经济实质,而部门
间物价涨落幅度的差异程度则是结构性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
1、房价上涨与通货膨胀
房价与通货膨胀是一种相互推动的关系。持续偏高的通货膨胀促使房价暴
涨。同时,房价的暴涨反过来也可能刺激通货膨胀。房价的上涨提高了生产行业
的成本,从而压迫利润极薄的生活必需品涨价。房价全面上涨,必然会拉高城市
经营性场所的租金和人工工资,抬高了城市所有经营性场所的成本,这些抬高的
成本一方面通过提高管理消化,另外最主要的就是通过“抬高价格”来消化,这
将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
2、食品等农副产品供求引起的通货膨胀
在全世界的范围内,食品价格出现了非常大的上涨。造成全球范围内的食品
价格上涨的原因不仅有暂时性的,而且也有可能产生长期、持续影响的原因。农
业部门劳动生产率低下以及政府对农业价格的长期管制,导致农产品价格长期低
于其价值,因此必然存在调高农产品价格的客观要求,从而导致结构型通货膨胀。
3、能源价格的上涨引起通货膨胀
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基础资源(如石油、铁矿石、木材等)的消耗
逐渐增加。当国际上这一类资源价格上升时,会带动许多行业的工资和产品价格
出现普涨,最后迫使企业提高工资,而一旦工资和物价轮涨,将引发通货膨胀螺
旋式增长。
二、通货膨胀的为害
(一)通货膨胀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危害
一般认为,温和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是有益的,但是高通货膨胀甚至恶性
通货膨胀一般与低增长或开放性的经济衰退相伴随,会给国家经济带来灾难。
Fischer(1993)发现,通货膨胀平均每上升一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率就会损失
1/10个百分点。根据实证分析,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通常随着通货膨
胀率的变化而发生很大的变化。在亚洲经济危机,由于企业负有大量的短期债务,
必须按极高的利率再融资,从而导致了企业大面积破产,经济出现衰退。2011
年 3月以来,CPI连续三个月超过5%,通胀对经济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
(二)通货膨胀对我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治理通货膨胀往往会引起更多的失业,至少在短期内如此,这就是菲利普斯
曲线所描述的失业与通货膨胀的替代关系。2008年以来政府为应对全球金融危
机采取的4万亿财政刺激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都是有利于促进就业的,但同时
也是引发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
(三)通货膨胀加剧贫富差距
通货膨胀使得以利润为收入者受益。由于生产成本特别是工资落后于产品价
格的上升,因而利润呈上升的趋势 只要成本滞后于产品价格上升,那么取得利
润者就会获得好处。通货膨胀降低工薪阶层的消费能力。在劳动市场上,工人的
工资往往以工资合同的方式预先加以确定,也就是说货币工资的上涨往往慢于物
价上涨。因此,当出现通货膨胀时,工人的货币工资没有变动,但实际购买力却
更多推荐
货币,经济,货币政策,预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