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4日发(作者:)

消防技术保障管理制度

一、总则

消防技术保障是指为了防范和控制火灾及其他灾害事件,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而

采取的技术措施。消防技术保障管理制度是指针对企业、单位等场所的消防设施、设备、

人员和消防应急预案等进行管理和监督的规章制度。其目的是明确消防工作的责任、职责

和要求,确保消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防范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

最大程度地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二、消防技术保障管理机构

1. 设立消防技术保障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对消防设施、设备的维护管理和消防工作的指导

监督工作。

2. 消防技术保障管理部门应当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具有相关的消防技术和管理经验,能够

独立完成消防保障管理工作。

三、消防设施设备管理

1. 灭火器材的管理

(1)定期检查灭火器材的数量和型号是否满足要求,并定期对灭火器材进行充装和检测。

(2)在易燃易爆场所和其他特殊场所要增加灭火器材的数量,并定期进行演练。

2. 火灾报警设备的管理

(1)保证火灾报警设备的正常运转,定期检查火灾报警设备是否正常。

(2)在火灾报警设备故障的情况下要及时修理或更换,确保火灾报警设备的可靠性。

3. 防火间距和防火分隔的管理

(1)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相关规定,合理设置防

火间距和防火分隔。

(2)定期检查防火间距和防火分隔的合理性及完整性,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

四、消防人员培训和演练

1. 消防人员培训

(1)定期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提升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

(2)针对不同人员设置不同的消防培训计划,包括消防逃生、灭火技术、应急处理等内

容。

2. 消防演练

(1)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检验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和消防逃生能力。

(2)根据演练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应急预案,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有效应对。

五、消防应急预案编制和实施

1. 消防应急预案的编制

(1)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并完善消

防应急预案。

(2)消防应急预案应包括火灾报警、扑救火灾、疏散撤离、救援救护等内容,定期修订

并通知相关人员。

2. 消防应急预案的实施

(1)消防应急预案应由专人负责组织实施,确保预案的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2)在消防应急演练中要模拟不同场景下的火灾情况,检验应急预案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六、消防现场管理

1. 火灾隐患排查

(1)定期进行火灾隐患排查,及时整改存在的火灾隐患。

(2)建立火灾隐患台账,定期检查台账内容,确保火灾隐患的及时整改。

2. 定期消防检查

(1)定期进行消防设施、设备的检查,确保消防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转。

(2)建立消防检查记录,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确保消防设施设备的完好无损。

七、责任追究

1. 对于因消防工作不到位导致火灾事故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2. 对于因消防设施设备管理不当导致火灾事故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3. 对于消防技术保障管理部门工作不力导致火灾事故的,要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综上所述,消防技术保障是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要加强对消防技术

保障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消防工作的有效开展,最大程度地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维护人

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通过建立完善的消防技术保障管理制度,加强消防设施、设备

的管理,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做好消防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实施,加

强火灾隐患排查和消防现场管理,最终达到防范和控制火灾的目的。


更多推荐

消防,火灾,管理,保障,技术,应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