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3日发(作者:)
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
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应该
是仁师,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
子的人,他才能够教育孩子。”教育风格能够各显身手,但爱是永恒的主题。爱心是学生打
开知识之门、启迪心智的开始,爱心能够滋润浇开学生美丽的心灵之花。老师的爱,既包
括爱岗位、爱学生,也包括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有人说,好老师的眼神应该是慈爱、友善、
温情的,透着智慧、透着真情。好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应该是充满爱心和信任的,在
严爱相济的前提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好老师要用爱培育
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使自
己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和贴心人。好老师应该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
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
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有爱才有责任。好老师应该懂得,选择当老师就选择了责任,就要
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表达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
正是因为爱教育、爱学生,我们很多老师才有了用一辈子备一堂课、用一辈子在三尺讲台
默默奉献的力量,才有了在学生遇到危难时挺身而出的勇气,才有了敢于攻克新知新学的
锐气。老师责任心有多大,人生舞台就有多大。老师还要具有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
学生的品质。离开了尊重、理解、宽容同样谈不上教育。“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教无
类,因材施教,教也多术,就是要求老师具有尊重、理解、宽容的品质。这本身就是一种
伟大的教育力量。受到尊重、得到理解、得到宽容,是每一个人在人生各阶段都不可缺少
的心理需要,儿童和青少年更是如此。一些调查材料反映,尊重学生越来越成为好老师的
重要标准。好老师应该懂得既尊重学生,使学生充满自信、昂首挺胸,又通过尊重学生的
言传身教教育学生尊重他人。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老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性格爱好、脾气秉性、兴趣特
长、家庭情况、学习状况不一的学生,必须精心加以引导和培育,不能因为有的学生不讨
自己喜欢、不对自己胃口就冷淡、排斥,更不能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对所谓的“差生”
甚至问题学生,老师更应该多一些理解和协助。老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重要位置,老师无
意间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好老师一定要平等对待每一个
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包容学生的缺点和缺乏,擅长发现每一个学生
的长处和闪光点,让所有学生都成长为有用之才。
我看了很多优秀教师的事迹,很多老师一生中忘了自己、把全部身心扑在学生身上,
有的老师把自己有限的工资用来资助贫困学生、深恐学生失学,有的老师把自己的收入用
来购买教学用具,有的老师背着学生上学、牵着学生的手过急流、走险路,有的老师拖着
残疾之躯坚守在岗位上,很多事迹感人至深、催人泪下。这就是人间大爱。我们要在广大
教师中、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德。
好老师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教学管理实践中、在教育改革发展中锻炼成长起来的。衷
心祝愿每个教师都能成为符合党和人民要求、学生喜欢和敬佩的好老师,希望每个孩子都
能遇到好老师。
更多推荐
学生,老师,教育,应该,理解,爱心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