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30日发(作者:)
构建德育创新模式增强德育工作实效
小学德育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衡量德育教育质量的高低,不在于教师
教给了学生多少道德知识,也不在于学生接受了多少道德观念,关健在于学生是否通过课堂学
习的道德观念自觉地用于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并能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近几年来,我们坚
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努力构建德育创新模式,增强了德育实效。
一、着力课堂,构建开放式的创新型德育课模式。
德育课是实施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我们在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课教学中,主要实施
的是三种模式,即讨论式模式:出示讲座题目一定向学习教材----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小组
式模式:自我尝试学习----小组交流思想----小组代表发言----评出优秀小组;实践式模式:教
师公布实践要求----各人(分组进行实践)----汇报实践情况----得出实践结论。我们的养成教
育研究做到了“五有”,即:有明确的目标,有具体的内容,有按时评价的制度,有评价结果
的处理,有阶段小结和表彰制度。
二、创新形式,构建自主讲座式德育活动课模式。
在我校,德育活动课的表现形式为班队会、夕会、学校集会、户外活动、基地活动、参与
各类考核等。各类活动课坚持自主讨论的基本形式,如班队会、夕会、户外活动,一般程序为:
师生共商活动目的----学生讨论活动内容及方式----班主任或辅导员指点引导----师生小结收获,
把学生始终置于主体地位,体现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的教育理念。一位班主任组织一次《我能行》
为主题的班队活动是这样进行的:由学生主持人宣布本次班会主题,学生人人动手动口,以我
能行为内容充分展示自我----画画的,写字的,表演小品,唱歌的,弹奏乐曲的,小制作的,跳
舞的,展示礼貌行为的,一时间,学生完全进入自主状态。教师据此与学生一道提示做人所需
要的基本道德与素质,学生通过活动明白发展的意义。再如参与各类考核评价,日常行为规范
分家、校考核两部分,先由学生对家、校各部分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在班上自我介绍自评情况,
再申请班级师生和家长对其进行考证,最后学生自我认同,归结优缺点,确定奋斗的方向;对
综合素质的评价考核,班级自我评价、学校对班级和办公室的考核评价,学校和班级都要吸收
学生代表或全体学生参与到评价考核中来,让学生体验在创建名校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活动
中当家作主的欢乐,关注自我成功感。
三、抓住重点,构建渗透启发式课堂德育模式。
四、创设机制,构建主体合作式自我管理模式。
自我管理无疑是养成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学生有了自我管理的能力,其良好行为习惯的
养成自然容易得多。实现自我管理的目的,要努力创设主体合作的机制。首先要创设激励机制。
积极地大胆地引导、激励学生参与合作,在合作中比各种良好习惯的养成。近几年来,我校学
生的良好卫生习惯养成都是学生在合作中养成的;再如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参与讨论,向贫困无
援的同龄人献爱心都成了学生合作的主要内容。其次要创设方法机制。合作的方法很多,在校
内,我们建立起了小组合作和班级合作的基本形式,讨论、辩论、比赛、评价是其主要形式,
让学生记住:我不仅是我们小学的学生,更是市级名牌学校的学生,这样激励有利于学生树立
自信心,建立自豪感,更有利于鞭策学生行为,提高自我管理的自觉性。再次要创设监督制约
机制。小学生可塑性强,涉及六个年龄段,在合作中加强监督和制约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
成起着重要的作用。监督制约要以纠正不良行为为目的,教师要引导监督者与同学为友,说服
帮助,注意不与同学为敌,否则会引发班级、小组之间的不团结。教师更要处理好监督制约过
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自觉克服小团体意识,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的校园环境,使学
生敢于自我管理敢于合作,这大概就是俗话所说的“男服学堂”的道理吧。正面激励、指点方
法、监督制约有利于学生合作,发挥自我管理的积极效益。
五、摆正主体地位,构建尊重信任式心理指导模式。
义务教育讲求平等,因此,义务教育学校必须把办学观念和教育教学行为准则建立在“为
了学生的健康成长”的基点上。这样才有可能构建起真正的尊重信任学生的良好心理状态。事
实上,时时处处尊重信任学生是件不容易的事,它需要教师转变一些观念:教育的终极目的是
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发展;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人是动态的,是可以发展变化的;
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主体;与学生为友,使其成为教师的合作伙伴等等。它需要学校采取措
施建立师生平等友爱的环境,通过办公室建设、文明班级建设和教师年度考核等形成评价把尊
重信任学生落实到教育教学的日常行为中。它需要学校领导、教师经常性的和学生进行心理沟
通,遇有学生心理问题,务必冷静思考对策,施以正确的心理疏导。①谈话的语气要平和,态
度和蔼,让学生想倾诉,敢说出;②谈话的时机要选择,地点要安静,时机上过急有必反的可
能,过缓也有因遗忘而造成转化困难的可能。一般选择在学生对某一行为和现象处于彷徨困惑
时为最佳时机,地点要选在心理咨询室和其他相对安静的地方;③谈话时师生必须平等,气氛
融洽,让学生坐着甚至还应给学生倒杯水;④与家长通报务必避免“告状”、“打小报告”之
嫌⑤谈话中要采用列举、比较、分析、鉴别等多种方法让学生转变认识,转化行为。尊重信任
学生还需要教师有包容学生过失的品格。可以说,任何人的成长不可能没有过失,学生有了过
失,教师如果不包容,很容易对学生生发怨恨心理,影响其教育态度和心理指导方法,首先包
容然后教育才有可能让学生在被尊重被信任中反思自己的言行,收到自我教育的效果。
六、精心设计,构建潜移默化、环境育人模式。
七、扩展空间,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网络育人模式。
学校德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着眼整体构建,不断创新,加强实践活动,坚持情感
激励,施以正确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才能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取得优化的教育效果。
更多推荐
学生,教育,合作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