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9日发(作者:)

7 谁是最可爱的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掌握文中抒情议论片段的作用。

2.体会、学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写作手法,培养阅读和写作的

能力。

3.了解通讯的文体特征,明确课文结构,学习本文选择典型事例,全面反映事物本质的

特点。

过程与方法

1.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学生课下预习,搜集有

关朝鲜战争的故事,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课文背景。

2.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学生复述故事,在熟读的基础上,从整

体上掌握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理清故事脉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志愿军战士们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发扬爱国主义、

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抒情议论片段的作用。

2.体会、学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写作手法,培养阅读和写作的

能力。

教学难点

1.了解通讯的文体特征,明确课文结构,学习本文选择典型事例,全面反映事物本质的

特点。

2.学习志愿军战士们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精神,搜索、整理相关的资料,培养爱国主义情

感,继承、发扬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看一段录像。(多媒体播放《国庆大阅兵》录像片段)

同学们,从画面上我们看到的是国庆的是国庆七十周年阅兵场上受阅战士整齐的步伐,矫健

的身姿,他们很可爱!但我们只是看到他们形象的可爱。那么,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朝鲜战场

上志愿军战士是怎样的可爱呢?今天,我们就从魏巍的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来了解他

们美好的心灵,感受他们博大的胸怀,学习他们高尚的情操。(板书课题)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魏巍(1920-2008),河南郑州人,曾用笔名红杨树,当代诗人,著名散文作家、小说

家。代表作《谁是最可爱的人》《地球的红飘带》《东方》。

2.背景资料

1950年6月,美国悍然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美国妄图以朝

鲜为跳板进而侵略中国,严重威胁我国国家安全。同年10月,应朝鲜政府请求,中国人民

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抗击侵略者,开始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之战。

3.知识链接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

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也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

文体。

按内容分,一般可以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和工作通讯;按形式分,可以

分为记事通讯、记实、见闻、特写、速写、侧记等。具有严格的真实性、报道的客观性、较

强的时间性、描写的形象性等特点。写作通讯时,要注意主题要明确、材料要精当、角度要

新颖、写人和写事要综合起来。

4.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放纵(zòng) 覆灭(fù) 掰断(bāi)

岱(dài) 过瘾(yǐn) 蹬(dēng)

豁亮(huò) 灵魂(hún) 犁耙(pá)

坚韧(rèn) 淳朴(chún)

(2)词语释义

放纵:①纵容;不加约束。②不守规矩,没有礼貌。

隐隐约约: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明显。

高深:水平高,程度深(多指学问、技术)。

坚韧:坚固有韧性。

淳朴:诚实朴素。

谦逊:谦虚恭谨。

覆灭:全部被消灭。

蜂拥:像蜂群似的拥挤着(走)。


更多推荐

学习,课文,学生,战士,描写,抒情,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