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7日发(作者:)

2014年第10期 

(总第503期) 区域金融研究 

Journal of Re onal Financial Research 

NO.10.2014 

General N0.503 

央行资产负债表错配风险的评估与应对 

彭振江谢云峰 

南昌330008) (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江西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资产负债表错配风险的含义,然后对资产负债表的期限错配、货币错配和资本结 

构错配等三类错配风险的衡量指标进行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实证测算了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三类错配 

情况,并与美联储、日本银行、欧洲央行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存在严重的债权型货币错 

配和资本结构错配。 

关键词:资产负债表分析法;错配;中央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674—5477(2Ol4)10—001卜05 

国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质量直接影响其金融 面临期限错配风险。在相关数据缺乏情况下,也可以 

分别考察资产或负债的期限结构。 

(二)货币错配 

体系抵御风险的能力。资产负债表错配风险作为引 

发危机的关键而内在的因素,已成为判断资产负债表 

健康与否的重要内容。研究评估中央银行资产负债 

表错配情况,及时发现央行资产负债表存在的问题, 

对于提高央行应对危机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单向测度指标——原罪指标。即仅从债务角 

度度量货币错配。原罪假说认为一国不能以本币在 

海外市场借款构成了货币错配的主要原因。原罪指 

标经历了多次发展(见表1),指标值越大,表明货币 

表1各衡量货币错配程度的原罪指标 

指标 指标含义 

0SIN1 i国签发的以i国货币为面值的国际债券,j国签发的所有国 

际债券 

资产负债表错配风险的识别与指标 

错配越严重。 

度量 

(一)期限错配 

期限错配可以从一国总体和部门两个层面来识 

别。从一国总体层面来看,期限错配主要表现为一国 

的短期流动性不足以弥补其短期债务,其考察指标为 

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之比,当该比例大于I时应关注 

期限错配风险;从部门层面来看,Allen等(2002)提供 

了各部门期限错配的衡量指标,总的来看,就是计算 

短期负债与流动性资产的比值。若比值大于1,说明 

INDEXAi国以主要5种货币定值签发的所有国际债券与国际贷款/i 

, 国签发的所有国际债券 

INDEXB某种i货币的国际债券,这种货币对应的i国签发的所有国 

. 际债券 

0SIN3MAXi货币定值的所有国际债券,i国签发的所有国际债 

 券,0 .

0SIN2. MAX(INDEXA,,OSIN3 ) 

2.双向测度指标。当经济主体同时拥有外币债 

务和外币债权时,二者相互抵消可以大大缓解货币错 

收稿日期:2014—08—21 

作者简介:彭振江,男, 

江西遂川人,硕士研究生,经济师,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研究方向 

为货币政策。 

谢云峰,男, 

江西宁都人,硕士研究生,经济师,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研究方向 

为计量经济。 

《区域金融研究}2014年第10期 

配风险,因此应考虑同时从资产、负债两个维度来度 

量货币错配:(1)净外币头寸。即外币资产与外币负 

债之差。净外币头寸小于0,说明存在债务型货币错 

配风险,本币贬值会加重债务型货币错配经济体的风 

险,严重时可能引发偿付风险;净外币头寸大于0,说 

的资本结构错配,其中,非金融企业部门采用债务股 

权比率,私人金融部门采用存款资本比率(和资本资 

产比率紧密相关)。若比例大于1,则可能存在资本 

结构错配风险。 

二、中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错配风险的 

明存在债权型货币错配风险,本币升值会使债权型货 

币错配经济体面临账面价值损失风险。(2)外币资产/ 

外币负债。该比例小于1,应关注本币贬值带来的风 

险;如果大于1,应关注本币升值带来的风险。这一 

指标与净外币头寸实际是相通的,其意义在于,由于 

是比例指标,适合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 

3.多维度测度指标。从宏观层面看,货币错配受 

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许多学者构建了包含多种因素的 

货币错配多维度复合测度指标。(1)AECM指标。戈 

登斯坦和特纳(2005)提出了AECM指标,包括三个部 

分:净外币资产额(NFCA)、外币债务在总债务中所占 

的比重(FC/TD)以及商品和服务出口或进口额(分 

别记为XGS和MGS)。AECM即为上述三者的函数, 

AECM指标大于0,存在债权型货币错配;小于0,存在 

债务型货币错配。(2)MISMATCH指标。Eichengreen 

等(2003)在其发展的“原罪”指标基础上,也构建了货 

币错配综合指标——MIsMATCH指标,公式为:M1S— 

MATCH=0SIN×(RES—DEBT)/EXP,其值越大,货币错 

配程度就越严重。(3)ACMAQ指标。我国学者朱超 

(2008)指出,AECM指标仍然不成熟:基于此,建立 

ACMAQ指标,公式:ACMAQ=FCA—FCL+FCDCLP— 

FCDCSP+EI—IE—NEI。ACMAQ值越大,货币错配程 

度越严重。但有些数据不易得到(如FCDCLP和 

FCDCSP)是这个指标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资本结构错配 

当一个经济实体倾向于债务融资而不是股权融 

资时,资本结构错配则可能发生。相比于债务融资而 

言,股权融资在困难时期提供了一个缓冲器,因为股 

利是随着盈利变化的,而债务没有。股权缓冲器的缺 

失在一个部门经历冲击的时候可能导致其财务困 

境。Allen等(2002)认为,一国整体的资本结构错配 

可以由指标净外债存量与净FDI存量之比来反映。 

其中,净FDI存量=外国来华直接投资一我国对外直接 

投资。该比例大于1,表明存在资本结构错配风险。 

结构层面,主要考察私人金融部门和非金融企业部门 

12一 

评估 

(一)货币错配情况 

1.人民银行面临债权型货币错配。2013年末,人 

民银行净外币头寸达26.2万亿元,外币资产/外币负 

债达126.5倍,外币资产远远高于外币负债,人民银行 

面临非常严重的债权型货币错配风险。近年来,在人 

民币持续升值预期主导下,货币错配程度呈持续扩大 

之势,2013年净外币头寸较2002年增长了10.8倍,外 

币资产/夕 币负债保持在50倍以上。在债权型货币错 

配情况下,一般不会产生偿付风险,但可能面临汇率 

升值带来的账面价值损失风险。 

2.人民银行承担了我国绝大部分的货币错配风 

险。中国的货币错配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性,货币错 

配主要集中于人民银行。2005年以前,在强制结售 

汇制度下,双顺差导致国内企业积累了大量外币资 

金,这些外币资金并不能留在企业,最后形成人民银 

行的9hie资产。2002年以来,人民银行国外净资产 

占存款性公司的国外净资产比重呈现攀升态势, 

2010~2012年该比重一度有所回落,但2013年再度上 

升,至最高点96.1%,货币错配风险有聚集态势。 

(二)期限错配情况 

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科目未按期限细分,因此无 

法直接考察其期限错配情况,但我们可以从一国整体 

的期限错配情况来略窥一斑。近年来,我国外债短期 

化趋势明显。2013年末,短期外债余额达6766亿美 

元,占总外债比重为78.4%,比2002年提高35.4个百 

分点。我国从2006年起就成为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 

的国家,2013年末,我国短期外债与国家外汇储备的 

比例为17.7%,远低于1,我国整体上不存在期限错配 

问题。人民银行承担了国家外汇管理职责,2013年 

资产负债表中的“外汇”高于国家外汇储备。即便所 

有的短期外债都由人民银行承担(实际上不可能),短 

期外债/gUV也明显小于1,可见人民银行的期限错配 

㈣∞ 

《区域金融研究}2014年第10期 

问题可不予考虑。 

(三)资本结构错配情况 

根据资本结构错配含义,考察一个经济实体的资 

本结构错配实质是考察其负债方各项目的成本情 

况。对于非金融企业部门和私人金融部门,反映其资 

三、主要发达经济体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 

表错配情况比较 

(一)关联储资产负债表的错舀己I睛况 

1.货币错配。美元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硬通货,美 

本结构错配情况的指标是债务股权比。对于中央银 

行,不存在融资问题,不宜用债务股权比衡量。但由 

于负债方各项目的利息成本不一样,中央银行也可能 

面临资本结构错配问题。本文通过比较无息负债和 

付息负债占总负债的比重来考察中央银行的资本结 

构错配情况。 

在负债方项目中,自有资金作为人民银行的资本 

项目,不存在利息成本问题,该项目2002年以来持续 

保持在220亿元。发行货币作为中央银行的专有权 

利,同样不存在利息成本问题,也属于无息负债项 

目。与此对应,负债方的其他项目如金融性公司存 

款、债券发行、政府存款、国外负债及其他负债等都存 

在利息成本问题。2002年以来,货币发行占总负债 

比重总体呈现下行态势,201 1年以来保持平稳,维持 

在20%左右的水平,2013年货币发行占比为20.5%, 

见图1。与此不同,金融性公司存款占比持续快速上 

升,2013年末达64.9%,远超货币发行占比;同时政府 

存款占比也保持在9.O%左右;而债券发行在2004~ 

2010年之间大幅增长,目前已逐步萎缩。可见,人民 

银行更多地依赖于金融性公司存款和发行债券等方 

式增加资金,相比货币发行方式,这些方式需要支付 

较高的利息,人民银行面临资本错配问题。 

g 8苎8蓦g骂西2詈 8 8 8 8 8 8 8 8 g g g g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图1 人民银行负债方主要项目占总负债比重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联储拥有美元的发行权,同时仅有极少量的其他币种 

资产,2013年,外币资产为238亿美元,因此美联储不 

存在货币错配问题。 

2.期限错配。“证券、回购协议和贷款”是美联储 

资产负债表的主要资产项目,占比持续保持在90%以 

上。2008年以后,美联储大幅提高中长期国债占比, 

减少短期国债,同时增加对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买 

人。2013年,中长期国债(票面价值)占总资产比重 

为52.2%,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占总资产比重37.1%,而 

短期国债全部抛售,资产的长期化特征显著。这意味 

着美联储可能面临着一定程度的期限错配问题。当 

然,美国国债不太可能出现展期风险,但可能面临利 

率变动风险。 

3.资本结构错配。美联储货币发行占总负债比 

重在2008年迅速下滑至37.7%,较2007年下降50.9 

个百分点,随后持续下滑至2013年的29.6%;而存款 

机构存款占总负债比重由2007年的1.8%猛增至2008 

年的55.1%,并持续上升至2013年的65.0%。可见, 

2008年以后,美联储负债方项目结构发生变化,付息 

负债占比增加,而无息负债减少,这意味着,美联储也 

面临着一定程度的资本结构错配问题。 

(二)日本银行资产负债表的错酉己J睛况 

1.货币错配。由于日本银行资产负债表没有列 

出外币负债项目,我们主要从外币资产占总资产比重 

来考察其货币错配情况。2006年以前,日本一直是 

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2006年以后,仅次于中 

国成为外汇储备第二大国。受总资产快速增长,2002 

年以来,外币资产占比呈现稳中趋缓态势,2013年占 

比为2.4%,比2002年下降1个百分点。日本银行主 

要面临债权性货币错配风险,但货币错配程度远小于 

我国中央银行。 

2.期限错配。2013年,日本银行实施更加激进的 

货币政策,大幅增加对长期政府债券的购买。2013 

年末,日本银行长期政府债券为141.6万亿日元,比 

13一 

《区域金融研究}2014年第lO期 

2012年增长58.7%,占总资产比重为63.2%,比2012 

年提高6.8个百分点。日本银行对长期国债的大幅购 

2.期限错配。由于欧央行资产负债表没有对相 

应科目给出期限上的划分,我们主要考察其对欧元区 

信贷机构的欧元贷款的期限情况。2007年以来,长 

期再贷款占总资产比重持续高于主要再贷款(属于短 

期)比重,2013年,长期再贷款占比为25.5%,比2002 

年提高20.1个百分点,而主要再贷款占比为5.8%,比 

2002年下降17.2个百分点,显示欧央行资产长期化 

趋势有所加强。 

买,导致其资产期限结构朝长期化趋势变化。除此之 

外,日本央行还加大了对ETF、卜REIT等风险资产的 

购买,并开始购买公债、商业票据和公司债,这意味着 

日本央行面临的期限错配风险将愈来愈大。 

3.资本结构错配。随着日本量化宽松政策实施, 

商业银行流动性充裕,日本银行现金存款占比持续上 

升。2013年,现金存款占总负债比重为47.8%,首次超 

过货币发行占比(40.2%)。日本银行面临资本结构错 

配问题。根据宽松政策经验,随着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的持续,货币发行占比可能继续下滑,现金存款占比还 

将上升,日本银行资本结构错配问题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三)欧洲央行资产负债表的错配情况 

1.货币错配。2013年末,欧央行净外币头寸为 

3.资本结构错配。2002—2013年,货币发行占比 

以及信贷机构存款占比波动均较明显,但货币发行占 

比始终高于信贷机构存款占比。2013年,货币发行 

占比为41.9%,远高于信贷机构存款19.4%的比重,因 

此,欧央行资本结构错配问题可以不予考虑。 

(四)中外央行资产负债表错配情况的比较与结论 

对上述结论梳理发现,美联储存在期限错配和资 

2610亿欧元,外币资产/外币债务为35倍,显示欧央 

行面临债权型货币错配。近年来,随着总资产的持续 

本结构错配问题,日本银行存在债权型货币错配、期 

限错配、资本结构错配等三种类型错配问题,欧央行 

上升,欧央行外币资产占总资产比重和外币债务占总 

存在债权型货币错配和期限错配问题。见表2。与这 

债务比重呈现持续下滑态势,欧央行债权型货币错配 些央行相比,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错配程度,以及 

程度有所缓解。 

由此带来的影响都尤为突出。 

表2 2013年主要经济体央行资产负债表错配情况的比较 

货币错配 

存在严重的债权型货币错配: 

1.净外币头寸26-2万亿元 

人民银行 2

外汇/国外负债为126.5倍 

3_夕 汇资产占比83-3% 

类别 期限错配 

不予考虑 

存在期限错配: 

1.中长期国债占比52.2% 

2.短期国债全部抛售 

存在期限错配: 

资本结构错配 

存在资本结构错配: 

1.货币发行占比20.5% 

2.金融性公司存款占比64.9% 

存在资本结构错配: 

1.货币发行占比29.6% 

2.存款机构存款占比65.O% 

存在资本结构错配: 

1.货币发行占40.2% 

现金存款占比47.8% 

结论 

存在严重的债权型货币 

错配和资本结构错配 

存在期限错配和资本结 

构错配 美联储 不予考虑 

存在债权型货币错配 

日本银行 1

外币资产占比2.4% 

1.长期政府债券占63.2% 

存在期限错配: 

1.长期再贷款占比25.5% 

2.主要再贷款占比5.8% 

三种类型错配均存在 

欧洲央行 2-夕}币资产/外币债务35倍 

3.夕 币资产占比11_8%, 

4.外币债务占比0-3% 

存在债权型货币错配: 

1.净外币头寸2610 ̄L元 

不予考虑 存在债权型货币错配和 

期限错配 

是债权型货币错配非常严重。2013年,人民 

银行外币资产占总资产比重为83.3%,而欧央行为 

行货币政策调控的基础性条件,当前人民银行的人民 

币资产占比不足20%。假定其中的“其他资产”属人 

民银行可用资金范畴,但是它占总资产的比例已从 

2006年的8.9%降低到2013年的2.4%,绝对额从 

11.8%,日本银行为2.3%,美联储可忽略不计。严重 

的债权型货币错配但可能带来两方面影响:一方面汇 

率升值致使财富持续流失。从2005年7月启动新一 

1 1413亿元减少到7652亿元。与此同时,其他存款l生 

公司的资产总量从44.1万亿元增加到152.5万亿元, 

轮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中间价已累计升值30%以上,人民银行外汇资产蒙受 

了巨大的账面损失;另一方面更为主要的是,人民银 

行正面临调控能力的逐步减弱。资产数量是央行进 

——

2013年人民银行“其他资产”占其他存款性公司总 

资产的比例仅为0.50%。因此,人民银行可用的人 

民币资产与金融机构总资产相比只是杯水车薪。 

14—— 

《区域金融研究}2014年第lO期 

严重缺乏可用的人民币资产,人民银行的宏观金融调 

控能力可能减弱,货币政策只能朝行政管制方向前进。 

二是资本结构错配程度远超发达经济体央行。 

2013年人民银行货币发行占总负债比重为20.5%,而 

美联储为29.6%,13本银行为40.2%,欧央行为 

41.9%,人民银行的无息负债占比均低于发达经济体 

央行。产生这一现象的内在机理是,为了应对大量持 

种可操作的方式,加快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走出去”战 

略步伐,将不断进人中国境内的外汇资金转变为中资 

机构的对外借贷资金、生产性投资和股权性投资。二 

是从国家外汇资产思路出发,藏汇于民。在外汇资产 

减少的条件下,中国人民银行将有更多资产配置于国 

内金融部门,由此,货币政策调控的能力将随之增强,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也将逐步提高。 

(二)在负债方面,逐步提高“发行货币”占比,降低 

“金融性公司存款”占比 

续涌入外汇收入,客观上要求人民银行有足够的资金 

予以购买,人民银行在资金来源的选择上可有两条路 

径,即通过发行货币和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债 

务资金。人民银行选择了后一路径。通过不断地提 

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或发行央行票据,从金融机构手 

中收取资金,与此同时又通过购买外汇资产而回流到 

了这些金融机构,这就是在2003年以后,尽管法定存 

款准备金率屡屡提高,但经济运行中的资金并没有发 

生严重紧缩的主要原因。这一调控的结果是人民银 

行的货币发行占比持续下滑,金融性公司存款占比不 

断提升。而且只要还有对冲外汇的需要,金融性存款 

占比可能将继续提高,货币发行占比将进一步下降, 

资本结构错配问题将持续深化。 

货币发行是央行各项资金来源中成本最低、主动 

性最高、可操作性最强的机制。在一般格局中,“储备 

货币”应主要由“发行货币”构成。加大“发行货币”, 

在有效提高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操作主动程度的 

同时,有利于降低存贷款金融机构创造派生货币的能 

力,从而提高中国人民银行调控宏观金融、抑制通货 

膨胀和资产价格上行的能力。 

参考文献 

[1]Charles Amo-Yartey.Barbados:Sectoral Balance Sheet 

Mismatches and Macroeconomic Vulnerabilities[J1.IMF Working 

Paper,2012. 

四、央行资产负债表错配风险的应对措施 

(一)在资产方面,逐步降低“外汇资产”的数量及 

其占总资产中的比例 

是利用国际金融危机提供的有利时机,通过各 

[2]莫里斯・戈登斯坦,菲利浦・特纳.货币错配——新兴 

市场国家的困境与对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朱超.货币错配:一种新的测度模型结构的宏观含义 

[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1). 

Estimation and Suggestion on Mismatch Risk of the Central Bank’S 

Balance Sheet 

Peng Zhenjiang Xie Yunfeng 

(PBC Nanchang Central Sub—branch,Nanchang Jiangxi 330008) 

Abstract: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meaning of balance sheet’S mismatch risks,and then summarizes the 

indicators of the balance sheet’S maturity mismatch.cu ̄ency mismatch and capital structure mismatch,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Then it estimates the maturity mismatch,currency mismatch and capital structure mismatch of PBC’bal— 

ance sheet.and compares with the mismatches of the Federa1 Reserve,the Bank of Japan,the European Central 

Bank’S balance sheet.The resuh shows that there are cu ̄ency mismatch on credit and capital structure mismatch in 

the PBC’S balanee sheet. 

Key words:Balance Sheet Approach;Mismatch;Central Bank 

(责任编辑:刘婵婵)(校对:LCC) 

15— 


更多推荐

错配,资产,货币,风险